可就是吏治之事也还乱糟糟的算不得进入正轨,让众人都颇有些心力交瘁之感。

不过,王安石总记得幕中女子说的积累二字,看着简简单单,真正做到不容易,要发挥作用也不会有多容易。

【而人们通常以为王维中状元是走了玉真公主的后门,因为与岐王相熟的原因,岐王就把王维引荐给了玉真公主,然后玉真公主一看,玉树临风、多才多艺,就让王维顺利当了状元。】

诶?

这样吗?

许多还未曾参考过的贫人童生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有些心中不快。

他们其实也不是没听到过此类的事情,甚至早已经是心知肚明。

但是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若说起来,如今他们能有机会去争一争已然很不错了,他们该庆幸自己生在唐朝,而不是那永远无法出头的魏晋时期。

如他们一般,上层社会的人就更没把这事情放在心上了。

别说是给个状元,皇家的人看上了那就是直接封官也不是不行。

更何况恰恰是那王维来参加了科举考试才说明他是个有真本事的。

因为虽然可向考官举荐可请教,但是圣人不会允许状元是个草包,否则就是在侮辱科举考试,这样的错圣人是不会犯的。

除非是出现那幕中提到过的野无遗贤的闹剧。

许多人都在心中暗自叹息,这李林甫也不知跑哪儿去了,竟是这么久都还没有消息。

像他这种人如今否管到哪儿恐怕都是人人喊打。

正如他们所想,自从李林甫逃出京城后,身边走的走散的散,只剩身边一个老奴。

在路上还几次碰上那认得自己的险些就被抓住了。

如今整个大唐上下都是他的画像,他只敢带着那老仆走荒山野岭的小路,日日担心,夜夜受怕,整个人憔悴了好一圈。

【后来人们猜测王维和李白的关系,为什么这二人同处盛唐,几乎毫无交集,我们都说过李白供奉翰林那是玉真公主举荐的,所以人们就觉得他们之间是有点什么的,而有些人认为王维之所以和李白关系不好,是因为李白抢了玉真公主,因为从时间线来看,先是王维中状元然后再是李白入仕,好像也说得通哈,但这事到底没有依据。】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自从这巨幕出现,李世民所有的焦愁都给到了后世那群不成器的儿孙身上。

一个个的,不管皇子公主,真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否管这事情是真的假的,堂堂公主同两个男子传出这样的故事,就算那两人才华横溢,他仍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