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他是个好的,实在没想到,简直奸诈!

【后来大概就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那些富商地头蛇们在汴京操控物价,每每有商人入汴京首先得请他们吃饭给他们送礼,送得好吃得好定价就能稍微高一点,而“不懂事”的人的货物价格自然被压得很低,富商们把这些货物囤积起来涨价再售卖,久而久之,那些外地的商人运了一两次,发现这地方的生意难做,也就不做这个生意了,然后就演变成了市场上货物供不应求价格高,而生产地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者赚不到钱,生产停滞。】

几乎是所有人都看着这样的幕中女子展示出来的那似乎是宋朝市场的场景,实在是太热闹了,怎么也看不出来哪里不妥。

但是那些脑子转得快的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按照幕中女子的意思,那宋朝的繁华迟早要完啊!

生产者不生产,那那些东西从哪儿来,价格只会越来越高,而能买到的人依旧是少数。

那不生产的生产者怎么活呢?

缺乏物品的人又怎么活呢?

【王安石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于是颁布市易法,由官府出钱买下这些卖不出去的商品,这就相当于和那些富商抢生意了,而那些富商大多背靠大家族,也就是反对派,若是想毫无靠山做到家大业大,那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当时的那个年代。】

如今宫里都知道,官家与皇后的关系并不怎么和睦。

这样的事情,人人知道却是人人都不敢说。

曹皇后这时也正看着巨幕。

巨幕中提到她时纵使是夸赞,旁边的宫人也是大气不敢出一个,那可是后宫干政的罪名啊!

她们无比庆幸这巨幕是人人都能看见的,若是只有她们能见只怕是要被灭口。

明明皇后也是个宽仁的,可她们却还是不自觉地害怕,这还真叫人不知说什么好。

【除了遭遇反对,这市易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演变到后期,渐渐地有了强买强卖的现象,许多地方的市易司官员要求商人们的商品必须经过市易司,卖得掉也不能私自买卖,要卖给他们,有时候市易司今天十贯买入,明天十五贯卖出,大肆敛财。】

王安石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原本还觉得这法子算是不错的,虽说是得罪了富商,但是充盈了国库。

而且若是有他们的安排,对百姓也并非全无好处。

说是抢了富商的利益,但他们可不会像富商那般把货压到一个天价才放出来,只是能卖掉就会出售,也就是幕中女子提到的那个差价,他们并不会赚取太多的差价,更不会逼到百姓不生产。

可是,谁能想到会演变成这后来的样子呢?

这些人的良心都是被狗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