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中女子装腔作势地说出这话,白居易是很不喜的。

可偏偏他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心中就是那般想的。

【而 大家不要觉得这件事情就真的改变了女子的地位,首先这里的话是明显的讽刺,其次经过杨贵妃如此众人只会更加厌弃女子,厌弃那些所谓的红颜祸水,白居易的整首诗里其实就体现着这样的思想。】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杨玉环再看到这样的说法已经完全不在意了。

听得多了,好似天上笼罩的乌云,只要天不塌下来,她便也就没什么可在意的。

反正大抵在众人的眼中,自己便是那些书中的狐媚子,专为了祸害大唐而来的罢。

【他的儒家思想使他产生这些想法,在写《胡旋女》的时候,其旁有小字“戒近习也”,也就是说要改变如今的风气,而诗中他提到,“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这句完全不掩饰他对于杨玉环的批判,不过这样的事情到底杨玉环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还真不是我们一两句能说清楚的,即便是通过各种史料分析,我们也只能尽量接近真相,也或许就连李隆基自己都说不清楚,这就是人与历史无法被完全解析的魅力啊。】

李隆基确实是说不清楚。

事情没有发生,他根本想象不到真能出现什么安史之乱。

就像如今来说,他不是轻易地就将此事给解决了吗?

可是他也不能欺骗自己幕中女子说的就是假话。

实在想不通。

【在《李夫人》里也有类似的观点,这首诗是以汉武帝初丧李夫人的事情展开叙述,而后转到杨玉环死后李隆基的同样的不舍,他写“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这话应当也是批判的吧,还有后面的“人非草木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这个李氏看来也是个福薄的。

按理来说自己若是招回宫中当也是比较年轻的女子。

可是自己却送走了她,也不知是为何。

罢了,说不定不让她进宫,还能让她活得长一些呢。

说了阿娇又说卫子夫如今又是李夫人。

这后世怎的就尽盯着他的后宫了?

【若要说《李夫人》中的这种观点还不够明显,那《古冢狐》中这样的思想就更加明显了,他写“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关于褒姒和妲己的故事大家都应该了解了,自古以来那都是祸国妖姬般的存在,但那些都是小说与传说的加持,其根本形象是有争议的,但是即便这两位就是妖姬,若是帝王清明,何至于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