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次佛祖也无法为他指引道路了。

李煜明白,这次没有人能帮得了他了。

就像他的孩子他的大周后不会再回来,他的南唐也不会再回来了。

过去的岁月都不会再回来,他也没有前路可去。

【陆游的《南唐书》记载,李煜的次子是因为在四岁的时候在佛像前玩耍,然后猫把灯摔在地上,因为被声音吓到,故而重病,《南唐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真实可信的,只是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理由只显得李煜更加悲哀了。】

【可是这还不算完,刚才我们说了,大周后在一月后就因悲痛而亡,而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5年,干德三年,李煜母亲太后钟氏卒。】

第139章

李煜

【李煜写了许多的词怀念故去的大周后,比如《感怀二首》,比如《梅花二首》。】

这人还真是个痴情种啊,许多人都这样感叹道。

或许就是因为将太多的心思都放在这男女之情上所以才会连国家都守不住吧。

是不是因为他失去大周后,所以才颓丧不振了?

【《梅花二首》一首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主要叙事,而绝句主要抒情,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于大周后娥皇的感情。】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阑边。”首句写当初心心念念移栽梅花的地方是在曲折的栏杆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当初约好了等梅花再开时共同游赏,还担心会开得不好,于是做好了错失,为梅花做遮风的步障,让梅花可以沐浴月光可以灌溉泉水,“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可是谁能想到一切都料理好了,约好的人却没了,“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清,乾隆年间。

天儿冷了,雪也落了下来。

院中冬梅香气阵阵,让曹雪芹记起儿时与姐姐妹妹们在院中赏梅时的场景。

方才他就在想,或许他与李煜是同一类人。

长于妇人之手,所以他才和李煜一般踟蹰犹豫。

可这样说也不正确,谁说妇人就不能坚毅果敢的呢?

人间百态,这世间就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人。

【一首很简单的诗,将李煜对大周后的思念都展现了出来,每一句都很细腻,都能让我们想到当时的场景,其实诗词字少,主打的就是一个言简意赅,能写得细腻也是一门技术。】

【其二一开始就承接了上一首的结尾,“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东君指的是春神,失去了梅花的主人春神却不知道,还是让梅花争相开放,“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就算还开在去年的枝头上,再香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