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离骚》是屈原日后的作品,但他在心中已经完全将之看作了自己的创作。

先时读着他只觉触动极大,可其实很难将其与自己的经历结合在一起。

直到最近,当那些人带着对他的明显的恶意在大王面前诋毁他而大王却无动于衷时,他终于感受到了此中情感。

他想要吶喊想要咆哮。

大王何故啊!

【辛弃疾虽然没说,但从他其后的经历来看,这时候他应该已经被妒了,因为他后面被弹劾罢官应该不可能是一次就被罢官的,肯定还是有一个过程才会将他罢官,包括他自己说的“年来不为众人所容”出自《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正是这一年写的。】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弃疾抿唇,其实并不止这几年。

他也是近来才想明白,早在他南下他就已经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即便那时的他还未触及到他们任何的利益。

而之后,自己做事也不顾他们,被他们针对那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有了这个猜测,就很好理解他接下来的话,“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们别太得意忘形了,难道不知道吗,那杨玉环、赵飞燕的下场都不怎么样。杨玉环和赵飞燕我们都知道,她们都是曾经十分得意最后死于非命,但凡她们学会低调做人恐怕也不会那般凄惨,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猜测。】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骊山上,正在打坐的杨玉环身子一僵。

这些天她已经尽量不再去想那些事情。

她在心中自嘲,三郎不是要她修道吗?那她就潜心修道,不问世事。

好些日子都做得很好。

然而此刻突然被提及,她却终于还是绷不住了,心中生出悔意。

先时她在宫中……她以为她的行为绝对算不上祸国殃民,但性子自然不如刚进宫时那般拘谨,她甚至也能想象日后的自己会往怎样的方向走,恃宠而骄,谁能轻易躲过呢?

早在那人纵容她的时候她以为自己算不上他的全部至少也有一席之地,没想到自己竟会被如此轻易地丢弃。

【此处除了辛弃疾对于个人仕途不顺上面的抱怨,还有就是对于国家兴亡的担忧,这担忧从他举的例子就能看得出来,前面我们都讲过的,唐玄宗李隆基是让唐朝由盛转衰,而汉成帝刘骜则是让西汉迅速衰败直至灭亡,他们两人的失败肯定不能完全怪在杨玉环和赵飞燕的身上,其中错综复杂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杨玉环和赵飞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让女子介入朝政就是错误的,刘彻想,他一定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