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这词句算是渐入佳境了,怎么看都算是优秀之作。

而他此中表达的情感,饱经岁月的李白、杜甫也都是明白的。

离愁哀思似乎是他们为文者逃不开的主题,但写着如此平淡的诗句,却又表达着如此沉痛的感情,辛弃疾有才也。

【整首词都仿佛被一种沉闷的氛围笼罩着,那就是词人的苦闷心情的体现,他看山看水都是悲愁,正如明代沈际飞所评价的“无数山水,无数悲愤。”辛弃疾借用山水之景将意在言外这个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不管是哪一位文人,只要我们将他的经历以及心路历程差不多搞清楚,大概就能知道他大多数的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感情了,了解了其中表达的感情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文人。】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齐国,孟子其实也已经看透了如今的局势。

诸国联盟岌岌可危,君主做不到以民为本,那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他无论如何游说如今也起不到作用了。

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而且君主有时候也身不由己只能被推着走。

近来大王已经不怎么召见他,忙着对外之事。

孟子无奈,却也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渴望从尧舜之道中找出些解决如今困境的办法。

“颂其诗,读其书,知其人,论其世,可以矣。”1

孟子喃喃几句,觉得此观点十分正确。

【我们接着看辛弃疾有没有破局的机会,从公元1177年到公元1181年,不过短短四年的时间,直到辛弃疾担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辛弃疾就被调任了八次之多。】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竟有如此之多吗?

辛弃疾都有些诧异,他只知这些年自己一直被频繁调动,却也未曾数过。

他每每到达一个地方刚想努力为百姓做点什么,方一动作就立马被调任,或许如今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闲居山间,与世无争。

若是天下安宁,有多少人又不想如此呢?

【因为辛弃疾每到一处地方便不管不顾地开始整顿,一路下来得罪了不少的人,此间辛弃疾也意识到自己的仕途恐怕不会顺利,他在《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中写道“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就可以看出他的处境,于是在他担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他便开始筹备修建园林式庄园,也就是后来的带湖庄园,辛弃疾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遂将庄园取名稼轩,自己也自称稼轩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