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巨幕将此事一说,朝廷就是被架在火上烤,若不行动,便会遭天下人耻笑,届时朝廷没了威望,再生叛乱那就不好了。

但是清醒的有,那强力主和的依旧有。

“官家,臣以为不妥,金人野蛮,想要的无非就是财物,只要给他们足够多的财物,南北相安无事,才是最好的。”

“臣附议,我朝国力受损,如今正是休生养息之时,实在不宜大动兵戈。”

“人家都欺负到家门口来了,难道还不管吗?”

每每底下吵吵闹闹,赵构就有一种真实感。

他坐在上首,他才是帝王,而他们就算吵吵闹闹,最后还是得听他一个人的决定。

出于私心,赵构当然还是不想让二圣回来胜过想接他们回来,没有人坐上如今这个位置还愿意离开的。

“好了。”他轻咳一声说道,“就让岳飞去,至于其他的就等着看看那辛弃疾是何情况再说。”

而方才想好的宗泽什么的,他却是提也没提。

众人见他意已绝,也只能说一句“官家圣明”。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巨幕刚歇下不久,海南岛上便来了汴京城的人。

官家召苏轼回朝。

“苏大人,官家说了,您身子骨不好,可缓缓归,也不必着急。”

小太监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就反映了宫里对他的态度。

官家不仅为他升官,还给他许多赏赐,甚至带了两个太医专门为苏轼看病。

“多谢。”苏轼只淡淡应下对方的谄媚,并没多说。

宫里越是这般,他越是觉得悲哀,他几乎是一瞬间想到了供奉翰林的李白,他此番回去官家会善待他这是一定的,但苏轼却明白官家不可能让他担任什么重要的官职。

不过是因为后世之人对自己的评价还不错罢了。

双方的争斗不会因为巨幕的出现而马上结束,官家内心不喜他们,即便是不得已,他的内心想法也不可能改变。

“还有,苏辙苏大人也已经回朝了。”

“当真?”苏轼差点把自己弟弟给忘了,他自己的这个弟弟的能力他是很清楚的,若是一直困在那雷州,那才是埋没了他的才华。

“那是自然。”

苏轼顿时不想再拖,不管官家何意,收拾了东西与子由团聚才是正事。

他可不想死在路上连对方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于是苏轼喊人帮他准备行礼干娘。

心也早已飞回汴京了。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夜深了,不停地有侍女给他们端酒,两人都不知喝了几壶了。

李清照将最后一滴也倒入自己的杯中,随即转头吩咐道:“再拿一壶来。”

“别喝了,你醉了。”赵明诚知道她心中不快,但现在似乎不是很好的谈话时机。

但显然,李清照就想现在跟他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