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认为高高在上的男人更是如此,他们认为好话谁都会说,李清照不过是比旁的女子多了些文采罢了

【赵明诚让她跟着众人一起,如果没办法那些身外之物就不要了,不行的话衣服被褥也可以不要了,再不行书册卷轴古器都可以舍弃,“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1”只有那些宗庙礼器,必须拿着,势必与之共存亡,千万别忘了!】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听到这段描述,李清照有些恍然。

这确实是赵明诚能说出来的话。

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总是一目了然。

但是只要想到那些他们好不容易收集来的东西,都会被丢弃,李清照心中就有些慌张。

她若是能提前安排好,应当可以避免。

应该能找到法子的。

【在这里我们并不知道李清照听到这样的话是什么想法,但有学者解读李清照此时应该是有不满的,因为她下一句写“遂驰马去”,就是说完这话就走了,没再有半句关心,听起来确实有些凉薄。】

起初李清照还未想到此事。

老夫老妻了,两人分别过数次,确实也已经从当初的,你侬我侬难舍难分到后来的遥遥一眼。

但那眼神中是能看出方不舍的,那时候应当也会有的吧。

但自己为何未曾写出来呢?

她善于表达,许多事情都喜欢诉诸笔端,没提,或许说明真没有。

【然而,赵明诚却因赶路太急,在途中染疾,李清照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失望、不悦了,赵明诚是她的家人,她担心对方,赶赴建康看望赵明诚,可是在公元1129 年,建炎三年八月时,赵明诚依旧没能好起来,终于还是在八月十八离开人世,李清照变成了孤家寡人。】

轰隆隆,两人头顶同时劈过一道惊雷。

幻想的轰轰烈烈的死去并没有发生,幻想的英勇就义也没有踪影。

还未真正地到那一天,无尽的伤感、心痛、遗憾就从两人的心底涌现上来。

李清照开始意识到他们二人都不是什么圣人能人,而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罢了。

他们会流连温情,也会惧怕死亡。

【赵明诚离世后,李清照大受打击,葬毕赵明诚后,李清照大病了一场。这段时间李清照也写了不少的词表达自己的凄苦,其中《忆秦娥·临高阁》和《声声慢·寻寻觅觅》这些词都是这时期的作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氛围感极强,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样用更加通俗的语句将他们表现出来,一大堆的迭词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凄凉的氛围,“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忽冷忽热的时候最难调养。】

众人忍不住地唏嘘。

平日里倒是不觉得,这人啊,都是从意气风发走向孤独凄凉的,这过程一经历就是大半生,可如今他们却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看到了李清照从那个躲在门后偷看情郎的小姑娘变成凄凄惨惨的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