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像幕中女子所说,他会变心,那她也不必留恋。

【正所谓一叶知秋,这些官员们这样贪图享乐,连自己的妻子都看不下去,这不仅仅是赵明诚一个人的变化,而是整个社会的变化,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金军突破东京,宋徽宗、宋钦宗以及一众妃嫔、大臣都被俘虏,史称“靖康之耻”。】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虽然不该有庆幸的情绪,但是李隆基还是忍不住在心中舒了一口气。

还好他逃了,如若不然,或许他也会同这什么宋徽宗、宋钦宗一样。

一想到皇帝、妃嫔、大臣,几乎所有人都被俘虏,李隆基就后背发凉。

若是他碰上这样的事情,他恐怕会直接咬舌自尽。

恐怕死了都没办法去见列祖列宗。

他原以为安史之乱就已经够离谱的了,又出现个靖康之耻,还真是……

李隆基轻笑一声,还真是没人能轻易逃得过这命运的捉弄啊。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赵祯一惊,手上的茶杯啪嗒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虽然这里面没有他,可是得知自己的后人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忍不住地心尖颤抖。

那么多人都被俘虏,难怪会灭亡。

“有……有何办法避免吗?”他颤颤巍巍地开口,可现在谁能给他准确的答复呢?毕竟连失败的原因都还不知道呢。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谁也不打算当这个出头鸟。

但众人也都在心中开始思考对策,然而对策却也不是那么好想出来的。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闭眼,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他就知道再这样下去,大宋迟早是会出问题的,但是他没想到竟会如此凄惨。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能力范畴。

他并非武将,也不懂兵家之事,但他知道,大宋兵力很弱,朝堂中也乱成了一团。

而如今的他垂暮之年,在这海岛上没有丝毫的办法。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赵佶手抖了抖,一滴大大的墨汁低落在了他的画上,废了一幅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