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这徐县令的官职可能还是有点低的吧,干谒于他怕是有点难的。】

是啊,一个县令能给予李十二白什么帮助呢?

让他做县城里的小吏吗?

关于这一点,杜甫还能说上几句。

他那一生也只做过小官。

杜甫一时竟分不清是得不到官职不停干谒更让人痛苦还是 在一个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官职上让人痛苦。

不过他也只是在女子的话语中做过官,并没能真正体会。

但他很肯定的是,这两种痛苦他都并不想体会。

【这段时间,李白的情绪应该是比较低落的,他的同时期的《白田马上闻莺》中也看不到他的豪情壮志,但是却把一种愁绪很清楚地表现了出来,显得悲凉愤慨。】

【“黄鹂啄紫椹……扪心空自悲。”】

东晋。

确实,李白这两首诗中没了他的豪气,说自然又不够自然。

陶渊明本来还比较喜欢李白的这首诗,内容有了,感情也有了,可就没有他那些诗吸引人。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五月,黄鹂在桑树枝头鸣叫,啄食桑葚。“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我”记不清日子,还以为是阳春三月。前面说了是五月,这时候又说以为是三月,已经是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之中了,可想而知李白出门在外奔波已经很长时间了,更重要的是他没什么收获,这种时候更加让人迷茫。】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桑蚕已经老了,白田这个地方的蚕都已经缫丝了,可“我”还没有回去。古代的蚕月是在三月,所以两个月过去应该是在五月的时候,这时候“我”还没回去,驱马又继续朝前走,只能捂着胸口兀自悲伤,“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此处有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之感。】

好一个“断肠人在天涯”。

李白一开始还没觉得自己多凄凉,此话一出,那种凄凉之感就陡然膨胀起来。

【我们了解了李白的诗句,能看到他的作品中很少有这种撇开豪气谈悲情的诗歌,但这也是他的一部分。】

【但他这样,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此时没有朋友相伴,自己独处,多少就容易多愁善感一点,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得出来,与朋友在一起时,他基本上都是很放得开的,在他重游扬州、苏州等地时,见到了被贬的好友韦参军,写了《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诗中皆是惺惺相惜之感。】

这还真是,谁没事跟朋友一起多愁善感呢。

不过两个失意的人在一处那不得伤感一下吗?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便是如此,他走到何处都能碰到被贬的好友,他们坐在一处便总有些排遣之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