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白要这样极力地描绘蜀道之艰难呢?

真有那么难吗?

显然是有所夸张的。

或许是比喻走上仕途?而走上仕途真的有那么难吗?

想起那样的难,再一看这蜀道之难,竟一时无法分出个谁更难了。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山峰座座相连几乎要触到天了,枯松到挂在绝壁之上,“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瀑布飞流哗啦啦像是在争吵,水石相击有如雷鸣。“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太危险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为什么要到这地方来啊?】

【且不论这首诗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就李白这些出神入化的描写就可以封神了。】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屈原十分赞同幕中女子的话。

目前为止,李白的诗,虽然都很不错,但他最喜欢的就是这首。

方才女子讲了陌生化的语言,他就特意地观察了一下。

他发现李白的诗句中并没有太多陌生化的语言,有也正好在接受范围之内,所以他的句子读起来很美很有气势,却也不让人觉得阅读困难。

而且还很有身临其境之感。

李白确实值得诗仙的称呼。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这个地方地势险峻,只要一个人守在这儿,就算是无数的人攻上来也能守住,好在守卫的是皇家的人,要不然恐怕就直接在此处造反了。“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眉心突了一下。

如今是谁在守着剑门关来着?

他现在听到造反二字就浑身上下不舒服,总觉得有人要害他。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死了他就能安心了吗?恐怕没有那般简单吧?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要躲避那些猛虎长蛇,它们磨牙吮血特别可怕的。”】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锦城虽然是个欢乐的地方,但是太危险了不如早点回家,想要攀登蜀道真是比上青天还难啊,只能转身西望,长长叹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读到这里,我终于懂了姚合为什么说“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了。】

不止女子明白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

但又似乎不完全明白。

因为这时候的李白正处于迷茫之中,他想放弃想回去,所以故意将蜀地说得凶险无比,让自己不要回去,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