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想到他一向放在心尖的可人儿也会想要弄权心中就一阵难受。

是不是每个女人最后都想做武后,她们有那个本事吗?

自己提拔她的哥哥是给她恩宠,真是不识好歹!

【这首诗全篇用女子的口吻讲述了新婚与丈夫离别,但是我们只是一看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男子写的。】

【在解释之前我们不能否认此诗本意,杜甫借女子表达了战争对普通人民的伤害,也表达了人民在面对战争时的那种矛盾心情,他写的是女子其实是写的他自己的内心,他希望战争可以快点结束,希望那些从军的征夫可以早日归来。】

【也正是这种共情,让整首诗都体现了杜甫对于女子的印象,以及封建社会女子自我意识的丧失。】

杜甫这下是真的疑惑了。

他在心中默念了好几遍,实在看不出这首诗有什么问题,甚至觉得写得还不错。

就内容而言,不仅将当时的情况写清楚了,而且此女的形象也是十分鲜明,读了能瞬间让人对她这种精神产生敬意。

可幕中女子似乎是持批评态度的。

女子的自我意识?

似乎于此有关。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的酒醒了些,以往她还未往这些方面想过。

男子借女子之口写的诗……

虽说却有些诗难以入目,可杜甫这首当属上品才是。

她也不太懂女子口中的自我意识是何意?

诗中所写的那些想法难道是谁加诸在新妇身上的?不会吧,说不通。

【这首诗的女主人公无疑是伟大的,她牺牲了自我的幸福,为守边献出了自己的丈夫,这里的献出不是真的献出,就是心理上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但是我们仔细来看看,她做了哪些事情,在家听父母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出嫁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出征她脱衣去妆等丈夫回来。】

【杜甫将她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那就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她温顺体贴,她顾全大局,她忠贞不二,她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女人,是古代男人心中完美的女人。】

【但她想做的是什么呢?她想做的是“誓欲随君去”,但是她这个想法还不算是思想突破,她想去战场想的并不是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而是“随君去”,仅仅只是追随丈夫而已,她在家也不是为着家中做贡献,想要养起这个家,她一个女子怎么行呢?她只能“与君永相望”,而后等君归来。】

【可是女子就真的没有用吗?】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胡说八道!”

武则天大喝一声,吓得一旁一直关注着她反应的杜审言突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跪到地上。

“圣上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