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武则天开口道:“婉儿,你帮朕想想,这李隆基可有叫李亨的儿子?”

若是有干脆掐死得了,他也好再重新培养一个象样点的。

“回禀圣人,未曾听闻。”

武则天瞥了一眼老实坐在一旁的杜审言,没再说话。

杜审言心中打鼓,虽猜测圣上并不会对自己如何,但她这气势着实骇人。

有时候女子真真比男子还要可怕。

【其后几句一直到“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都是在表达危难之际自己离开的忧愁与不安,可是即便他在宫中逗留许久,圣上依旧没有将他留下,他还是踏上了归途。】

【前面的辞行我们划分为一个段落,这后面的归家途中又是一个段落。】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作者在乡间小路上缓慢前行,人烟稀少,四处都十分萧条。“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遇到很多带伤的人,他们都痛苦呻吟在流着血呢。】

巨幕之中突然出现几张画,那些画像是真实的一般,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人身上的伤口。

然而人们却没有时间去想那是怎样的神技,能画得如此真实,因为那些画中入目即是山河破碎,到处是破墙烂瓦,到处是受伤的灾民,他们满身伤痕形容枯槁。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这就是战争下的人们吗?

李隆基虽参加过政变,也不是没有见过流血,但从未真正上过战场,从未见过这样骇人的景象。

几年之后,他大唐就是这样千疮百孔吗?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回头望去,凤翔的旗帜还忽隐忽现的,可是“我”啊,却不得不离开了,“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我”向前登上寒山,总是看到战士喂马饮水的水坑。说明他经过的这些地方都曾经是战士们途径之地,甚至是战场。】

【从“邠郊入地底”一直到“甘苦齐结实”都是写一路上的自然风景,有山崖、秋菊、古道、野果,看起来仿佛一片祥和。】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这些让人忍不住地想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加觉得自己身处的世界不堪了。】

东晋。

陶渊明没想到自己的诗文对后世能有如此大的影响。

先时女子提到那些诗作时,他的感触并不是很深,毕竟谁不喜欢美好的东西。

可如今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他才终于知道自己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也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女子说自己的诗句是这些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能让他们在痛苦的时候心中有所向往,自己的诗文也没算白写。

【然而,桃源虽好,却也只是身处乱世的陶渊明的幻想罢了,杜甫很清醒自己现在还在现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