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经常挨饿生病,动不动就躺十来天,而身上的衣服补了一次又一次,“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你看不到我家这家徒四壁的样子,天色晚了,泪也干了只能流血了。】

【这可太惨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杜甫已经快到家了。

他日后真会如此凄惨吗?

那也难怪此女会说他的小儿子被饿死了。

【我们可以看到杜甫这个时候诗歌中的情绪已经开始慢慢向下了,但是他的诗还没有完全到达“诗史”的高度,因为他这时候的作品表达的感情还是指向于自己,哪怕有一点点对社会的不满,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

【这个时期他写了很多自己生病或者饿死的诗,比如《病后过王倚饮赠歌》、《奉赠鲜于京兆》等。】

【不管这些诗句中有多少叫苦的成分在,都能够说明杜甫当时过得不算好。】

【但是杜甫在长安这段时间也不是全无收获的。】

都这样了,还能有什么收获?

女子先时没有透露过。

杜甫还在思考自己的诗中表达的情感,指向自己……

等等?

诗史?那是何意?

【公元751年,天宝十载,唐玄宗举行典礼,杜甫献《三大礼赋》,这个时间是有争议的,但这件事情是没争议的,可是任何人的文章都能献到圣人的面前吗?当然不可能,所以他搞了这么多年的交际终于有了点作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再一次碰到了李林甫,所以这一次还是没能成功,但他的这条路终于朝前迈了一小步。】

【到了安史之乱前夕,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关中地区包括长安大雨成灾,长安粮贵,大城市开销大,没办法,于是杜甫将家人送到了奉先县。】

大雨成灾?

李隆基刚听到安史之乱前夕,眉心就是一突。

难怪,他就说自己不该如此轻易被打倒,天灾人祸,一定是因为如此才会酿成大祸的,他只要好好准备,早日做好防洪事宜,那事情就定然不会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米贵这个事情是从天宝九载就开始了,天宝九载也是八月大雨,影响甚广,第二年关中地区又一直是水灾,李隆基在长安他也不瞎,他就担心粮食受灾,但是当时杨贵妃的哥哥时任右相的杨国忠瞒报灾情,还打击那些说实话的人,导致后来没人敢说真话。】

【杨国忠的这些行为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之一,安禄山谋反时的借口就是清君侧,清的就是杨国忠。】

李隆基怒急攻心,强行忍着才未将桌子掀了。

这是要做什么,是要造反吗?

也是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