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大人才不信他的话,既是有投诚之意,那看到他是将军的人如何还会不给面子?

“不必,我自己前往便是,颜大人先走吧,别误了时辰才好,在下也先走了。”

颜延之还想说什么,那关大人愣是没给他机会,兀自匆忙离开了。

看他匆匆消失,颜延之才勾唇笑了笑。

若还能找到,那就奇了。

自此,晋宋再无陶渊明。

而有颜延之带着他的作品,晋宋又处处都是陶渊明。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杜甫微微有些紧张,手心也跟着冒汗。

他打心底里还是比较相信女子说的话的,那就意味着自己要窥探天机了。

自己将会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几十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从那预告看来,似乎自己晚年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但是却没说原因。

仔细一想女子透露出来的问题,他觉得有许多未尽之处,不过她的每次预告似乎都只是随意挑了些场景。

在自己认识李十二之前,唐看起来繁华,但也并非像巨幕预告那般。

即便身处盛世,还是有一些连饭都吃不上的贫穷百姓。

若是女子能将之展现出来,或许长安那边会做出一定应对,再避免那什么安史之乱。

如果能达成所愿,他愿以自己永远不做官来交换。

唐,元和年间。

韩愈看到下次是讲杜甫,心中像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他没想女子会单独讲解自己,但是大唐文人太多,讲谁都有可能。

如今文人多崇尚王维、孟浩然、元稹、白居易,而往往忽视李白、杜甫。若下次说他四人之一,那更是要将李杜忘记了。

也是时候让他们更加透彻地看看杜甫了。

李白亦是文采极高,望日后也能讲李白。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陶渊明讲完了,苏轼却还久久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直到看到杜甫的预告才微微缓过神来。

古今如此多的诗人,杜甫算是第一等的,他的那些经历,他的那报效国家的决心,确实值得女子宣扬。

今之学者也当好好地学习杜甫才是。

可现在他身边只有一个叔党,叔党已经成熟了,也无需他多说了。

思及此,苏轼自嘲一笑,不得不服老了。

老了,无用了。

他突然想起那预告最后的场景。

如果他想得没错,那就是广厦千万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