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很快明白了这其中原由。

就是女子此前说的五胡乱华。

该死的匈奴人!

到了宋朝时,也是边境战事问题。

他刘彻既要让这大汉江山延续下去,也要彻底打败那些异族人!

他要收复北方,让整个中原能永享安宁!

他要后世永远记住,这是他刘彻的功劳!

上次与卫青详谈一番后,他们已经有了初步规划。

没有人就培养人!

他大汉四千万人难道还收复不了北方吗?

【如果有人觉得那个时代好像很安宁,那可能有一半都是陶渊明的功劳。】

东晋。

陶渊明一怔,怎么像是说他蒙蔽后人?

世道艰辛,总不该所有人都跟着苦。

【但他写的除却他自己真是经历的,那就是他积极幻想,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晚点再细说,他在这钱溪感叹一番后就开始描写风景了。】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微雨就是细雨,古往今来,描写微雨的诗句不胜枚举,但大多与薄雾一同出现,就像是这样一幅场景。】

女子说着巨幕中就出现了一幅山景,山林里树木郁郁葱葱,依稀能看到细细的雨丝,透过细雨往前不过几丈,便已看不清前路,都被薄雾给遮挡了。

744年,天宝三载。

辋川别业。

王维瞧着那巨幕,整个人都仿佛沉浸其中。

若论起好景,还是山中的最妙。

【陶诗以自然著称,金末文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中这样评价陶渊明的诗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东晋。

颜延之握着酒杯的手一顿。

他原先只觉陶渊明诗中的感情充沛与旁人有所不同,但是其诗遣词造句是他所无法欣赏的。

不止是他,当世之人但凡是读了陶诗的想必也没有大肆赞扬的。

没想到他在后世评价如此高。

重点是,颜延之觉得此评价说得十分正确。

许多诗读着读着都有些腻,可陶渊明的诗虽觉有不足可很有新意,原以为是当世此类诗作太少,如今看来似乎是他学问太浅了。

【虽然都说陶渊明的诗是从胸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写的不是诗,都是感情都是生活,但是咱们一看此诗句中的“洗”字,用得绝妙。】

【就这一个字,我们就能想到当时的场景,能推测陶渊明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