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当时来见他,言行举止放荡不羁,正逢他也是气盛之时,说了李白几句。

如今李白倒是愈发有出息了,只可惜那比之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狂傲,怕是前途难行。

他虽如此想,但心里还是期盼着女子能说说李白,以扬大唐之威。

这杜甫也是,后生可畏,有机会定要与之结交一番。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走过许多的地方,曾身居高位,也曾深入基层,正是他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许多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比如他曾经写过一首和诗《和子由渑池怀旧》,子由就是苏辙的字。】

【这两兄弟关系一直很好,在乌台诗案时,苏辙还上书神宗用自己的官职为苏轼求情。】

【当初兄弟二人曾在渑池的一个寺庙借宿,然后这哥俩就在墙上写诗。】

女子说到此处突然笑了一声,似是冷笑,但她表情却没什么变化。

众人都看不大明白,只能将女子笑的时刻也记下,以便之后细细探明其意。

苏轼也能记起那时的时光,那时两人都还年轻,在墙上写了不少的诗句。

【后来,在苏洵去世的前几年,苏轼做了四年的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1年,嘉佑六年,苏轼前往凤翔会路过渑池,苏辙送他到郑州,回汴京后就给他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和子由渑池怀旧》就是此诗的和诗。】

【我们之前说过苏轼写过很多和陶诗,但其实他和苏辙的和诗也很多,并不是说所有的和诗都没他其他的诗好,至少这一首也算是精品。】

女子将诗放在巨幕上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尤其是前四句,把雪泥鸿爪比喻成人生,寓意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我们应该顺其自然,乐观一点,别想太多,我们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李商隐将这首诗快速地记了下来。

他越看越觉得此诗不应是女子强调之意。

在他看来前面四句当是写苏轼对于人生无常的迷茫,而后四句乃是对往事的追忆。

女子虽云悲情文人,但所讲之词,悲少而情多,仿佛有意为之。

看着女子扬眉浅笑的样子,李商隐又陷入了沉思。

她为何如此?

【而后面四句则是说,你看当年我们偶然留下的足迹已经没了,你还记得我们当年的艰辛吗?】

【他的大致意思就是说那些东西都没有了,珍惜现在就好了,我们都已经中了进士了,未来可期啊!】

李商隐又看了看诗句,想起苏轼为人,又觉女子所言或许没错。

旁人读了自己的诗也会有不同看法,若是能往好了想,似乎也好。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