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默读一遍后,摇了摇头,“此句甚好。”

而后又点评幕中女子的话,沉吟半晌,道:“不能一概而论也。”

【据说自从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以来,儋州从来没人中过举,苏轼看到儋州人民不重视教育,教者不想教,学者不想学, 于是他就跟朋友一起修了一个“载酒堂”,开始教授学生。】

1099年,元符二年。

儋州。

众人听到女子评价儋州用什么穷乡僻壤,什么刁民本是不大高兴,可又无法辩驳,吃着饭菜也觉索然无味,可现在一听“载酒堂”,众人就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载酒堂可是他们学习之地。

真是多亏了东坡先生,不然他们如何有这等机会?

【而且在苏轼离开儋州不久,他的一个学生姜唐佐就考上了举人,成为儋州历史上第一位举人。】

“恭喜姜兄,贺喜姜兄啊!”

众人听闻此言,赶紧祝贺做东的姜唐佐。

姜唐佐还在恍惚之中,此女所言当真?

实乃可喜可贺矣!

不知先生是否醒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跟先生分享这个好消息。

然而苏轼也听到了,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就知道,这儋州之地虽穷困,但这些人不比其他地方的人差,只要愿意干,哪有不行的?

看来自己做的这些事并非无用功,如此便足矣。

【苏轼做的远不止这些,他还帮助发展当地医疗、改变当地落后思想观念、移风易俗,一时间儋州也开始发展起来。】

【当然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民以食为天,即便到了如此贫瘠的儋州,苏轼也从未停下寻找美食的脚步。】

【《食蚝》就是他寻找美食的证据,他觉得生蚝特别好吃,可以煮还可以烤着吃,因为太好吃了还特意嘱咐自己的儿子苏过,不能将此事说出去,生怕那些人从北方来到儋州跟自己抢。】

苏过此时正在帮附近一处人家打水井。

此处家中只有一老翁,平日他们时常帮衬,苏过方才听幕中女子说苏轼离世之事,他本想赶紧回去,却又记起父亲嘱咐,仍守着此处将事情办完。

听闻此言他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父亲总如此风趣,现如今倒好,此等“隐秘”之事恐是藏不住了。

【苏轼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把这地方当成自己的家来建设的,对待儋州亦是如此。】

【早在去儋州之前他就写过这么一句话,“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后来他也真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然而他并没能在海南待太久,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一向身子骨不好的宋哲宗赵煦驾崩,宋徽宗赵佶即位,天下大赦,苏轼也才终于得到了赦免。】

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