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岂有此理!

“这这这……”

“三郎息怒。”杨玉环给李隆基喂了一块点心,说道,“此定乃无稽之谈,三郎自是最强的,何苦气坏了身子,不若让玉奴为三郎献舞一曲。”

只见她那媚态,人未靠近,李隆基已是骨头都酥了半边。

可他心中还是憋着气,那些废物也是,这许久也找不到破解之法,当真没用!

然杨玉环舞步起,李隆基哪里还有心思去操心巨幕?

千好万好就只他的玉奴最好。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武则天气个半死!

此子简直嚣张!

大宋是吗?

她就让这大宋永远不会出现在这世间。

李隆基……

武则天想起被自己贬为临淄王的这个孙子陷入了沉思。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植已经将自己关在屋中许久了。

他的心中已经慢慢明朗。

不管日后是何位置,自己都要像这苏轼一般做好当下的事情。

而且这苏轼怎么也同自己不知分寸去得罪天子呢?

思及此,曹植心中一阵心酸,若总把心迹藏匿,那自己还是自己吗?

不过听到自己和苏轼还有诗仙李白一起被称作仙才,他还是十分欣喜的。

【然而虽然宋神宗很欣赏苏轼,但苏轼明知道他致力于改革非要跟他作对,他也没办法啊。】

【于是在群臣就《湖州谢上表》对苏轼一阵猛喷之后,宋神宗还是派人将苏轼抓了起来。】

【而后苏轼就被关在御史台,因为御史台外面很多乌鸦,所以又被称之为乌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想起那段时间,深吸一口气,当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但他已然浑浊的眼中却没有什么波动。

若是从来一次,他依旧会做同样的选择。

或许会用更好的方式。

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

【乌台诗案是北宋的一场文字狱。文字狱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都知道,一般来说就是在受害者写的东西里面挑挑拣拣,以此再编造一些乱七八糟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