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道他文采斐然,就连这后世之人也觉得自己的作品优秀,为什么自己就得不到机会呢?

柳永叹息一声,还是决定回京试试。

被幕中女子夸赞当也是许多人想要的。

虽然女子只是略一提,但应当也能让京中人知道自己的作品会留名于后世,会有机会吧。

【苏轼走得算早,这时候朝廷新旧党争吵得不可开交,他在杭州还算是过了一段安生日子,不过他也一直关心着朝堂局势。】

【从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其三、其四两首诗可以看得出来,他心系朝堂。】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四中,他写了这么一句诗“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那小洲上长了许多的香草,这些采莲的姑娘们却不能一一识得。苏轼借用此诗来表达自己的失意。】

【咱们的老朋友香草意象又出现了,这足以体现屈原作品的影响力。】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起初众人其实不太明白女子多言屈原之影响力。

可再见两次,次次提及,众人才真正明白了。

屈左徒生于楚乃楚之幸也。

【公元1074年秋,苏轼调任密州,在密州他又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首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几次参加科举不第的温庭筠已经有些气馁。

他看着巨幕,心酸不已。

现今文人擅诗而贬词,没想到这后世之人对词的评价也可以如此高。

只可惜如今众人依旧看不起词作。

他对词还算擅长,可却无法以此作为自己的本钱。

前段时间樊川先生夸了他的诗,干脆让樊川先生帮忙引荐一番。

【词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到宋进入全盛时期,在苏轼之前在词作方面最有名的有两位,一位是晚唐时期的温庭筠,一位是宋初的柳永。】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武则天紧紧盯着巨幕,生怕错过幕中女子的任何一个字。

晚唐宋初,只要女子提及此二人所处年代,那她就可以把范围缩小,大概知道唐之江山还有多少年了。

先时女子提到一零五六年,算来距今不足四百年。

武则天默了半晌,紧紧握住了自己的拳头。

朝代更替似乎是过不去的坎,可她偏不信这个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