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不信。

但是还是有些人为这四万多公里而 蠢蠢欲动。

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啊!

若真是如那女子所言呢?

那可是解决了困惑他们多年的一大疑惑!

【走水路就稍稍简单一点了,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但凡他朝一个方向别回头,那就没麦哲伦环球航行什么事了。】

1405年,永乐三年。

朱棣刚刚颁布了让郑和作为正使,率领明朝水师出使西洋,谁知道就突见巨幕。

看到此处,朱棣也不顾朝令夕改之坏名,立刻更改旨意,让郑和一路西行,由东而归。

郑和自是接旨,不在话下。

第11章

《天问》

【从“不任汩鸿”到“禹何所成?”这里问的是水,水从古至今都带着一股神秘的力量,时至今日,我们利用现代高科技也依旧不能探索到水底的最深处。】

【这一小段主要是联系神话故事鲧禹治水的传说来进行发问,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没办法理解,他们都会将之赋予神之力。】

【比如风,我们都知道风是由冷热空气对流而产生的,而那时的人们却以为是由风神主导而来。】

“此言何意?”

众人越听越迷糊了。

什么是冷热空气对流?

即便是从小接受教育的贵族们也都对这说法闻所未闻。

昭阳更是直接将疑问的目光投向一旁的屈原,“屈左徒可知此乃何意?”

这《天问》既是他的作品,想来他应该是最懂这其中奥秘的。

然而,屈原从何处能了解到这些,他甚至还未能从人们生活于一个球上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这些都太不可思议了。

他微微摇头道:“此女所言甚是深奥,只这冷热空气对流一句便难以解释,然……”

屈原顿了半晌,方才道:“风起却常现于冷热交替时是也。”

他如此一说,众人想想也觉确实如此,心中也更加认同女子夸赞屈原的话。

【不过若是没有古代先民们的这些思考,我们今天也无法探索到自然中的诸多奥秘。】

女子说话间,巨幕上又出现一些奇怪的东西。

一条线的上方画了几根箭一样的符号,中间写着热空气往上跑,而两边写着冷空气往下,随即便卷来一阵风,在众人还未来得及去探究清楚时,那些符号就已经被吹散,随之又现出《天问》中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