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中只有一人能用自己的抵押物换取筹码。另一人负责参加游戏对战,并决定游戏中使用的筹码数量。”主持人继续说,“请在三分钟内定好自己组内的角色。”

被杀鸡儆猴的女孩的搭档举手提问:“我的搭档有点神志不清,怎么办?”

“那就没办法了。”主持人答道,“你可以代替你的搭档做出一切决定。”

“游戏具体项目随机抽选,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每次游戏,所有参加者必须支付同等数量的筹码。获胜者可以获得所有失败者的筹码,失败者除了失去筹码,还需要接受一点小小的惩罚。”主持人指向不远处的香槟塔,“要喝下和筹码数量相同的酒。无法继续游戏的话,无论是喝醉的情况,或者是筹码为零,都会被认作出局。”

“今晚的游戏一共有九场。全部结束后,负责换取筹码的人,可以用手上的筹码选择赎回自己,或者搭档的抵押物。最后,剩下筹码最多的三组,算作游戏成功。”

也就是说,负责游戏的人,为了有足够的筹码赎回自己,就得充分利用搭档兑换的筹码,全力以赴地进行游戏。

“表格上写的是‘可抵押物’。难道说,负责兑换筹码的人,可以选择‘不抵押’?”有人提出疑问。

“没错,负责兑换筹码的人可以选择‘不抵押’,赎回的时候,也只需要赎回抵押出去的部分。而负责参加游戏的人则是默认抵押上了全部。”主持人故作轻松道,“应该没有人会放弃兑换筹码,想要抛弃搭档吧?一个筹码都不兑换的话,筹码数为零,那就是直接出局了。”

这种极度考虑信任度,微妙的不平等规则,显然是容易引起内讧的。

不,有一人例外。

看着瘫在椅子上神志不清的搭档,女孩强忍着愉快至极的神色,代替搭档在表格签上搭档的名字,把所有的“可抵押物”都打上了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