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另有隐情?

这是朝廷一个重磅信号,意味着陛下已经厌倦了俗世政务,准备交权了。

除了锦衣卫、东厂和内廷,还有军方的将领,其余六部九卿的政务,都交给太子朱延打理。

夜宴之时,太子朱延,一直守护在陛下身边,深得陛下赏识,而陛下心烦意乱了几日后,又开始跟各路神仙们交游,一心投入到虚无缥缈的修行之路上。一时间,拜访东宫的人,络绎不绝,东宫的门槛,据说被人踩低了几寸。

唯独让众人觉得意外的是,陛下对薛应雄的处理。

勾结逆王,意图谋反。

这可是诛九族之罪,可是皇帝并没有追究。

保持靖国公的封号,很快,宫里又下了一道旨意,追谥号“武英”,配享太庙。由于薛应雄没有子嗣,夫人柳氏,加封二品诰命夫人。很多人难以理解,不过也有人解释,陛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顾全皇室的颜面,毕竟,最忠心耿耿的人背叛自己,说出去,有损皇室尊严。

只有皇帝和赵铨才知道真正的原因。

这个消息传到范小刀耳中时,他也觉得十分诧异。

以皇帝的秉性,他对背叛的人向来是十分痛恶,可是薛应雄竟也能配享太庙,这可是朝中重臣并且立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能获得的殊荣,一个意图造反的人,又怎能配这一荣誉?

赵行道:“除非,薛应雄的死,另有隐情。”

事发之时,赵行并不在场,不过范小刀早已将此事经过跟他详细说过,听到这番分析,范小刀问,“你也觉得有问题?”

赵行点头,“你说过,以当时的情况,你义父已动了杀心,若他不站出来,谁会遭殃?”

范小刀道:“陛下。”

赵行道,“正是。所以,我猜测,他站出来,是想替陛下背锅!”

这件事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可是,当时范小刀的分析,以及薛应雄的许多动作,都表明了他与叛王朱典有密切联系,可是从事后宫里对此事的态度,这分明按照有功之臣的待遇办理的丧事。

本来以为,薛应雄的死,算是给母亲报了仇。

经赵行一分析,范小刀心中又有了一份疑惑。

赵行道:“不然的话,他一死,他手下的那些死士,还有锦衣卫,都没有被问责,而且慕容铁锤,暂代行锦衣卫指挥使之职,这个就不太正常。要想查清情况,也不是难事,三日后便是靖国公出`殡之日。按理说,我们应当送他一程!”

范小刀赞同道:“好!”

……

家里那边,倒是没什么大事。

封为安乐侯之后,对应的赏赐,也都送了过来。

此外,宫里还送了两个老妈子,还有十个丫鬟。范小刀本能的想要推辞,以他现在的俸禄,养活他跟李红绡、李青牛,再加上打扫卫生和做饭的李婶儿,问题也不大,可是一下子送来这么多人,这让范小刀有些吃不消。还是送礼的小太监告诉他,府上的一应用度,从宗人府开支,每年大约一万两银子。

宫里虽然没有承认他的皇室身份,但皇室成员的一应待遇,他一个也没少。

相当于变相的承认了他的身份。

不过,还是被范小刀推辞了。

一来,他不习惯有人伺候;二来,宫里送来的人,谁知道有没有混入那些厂卫的钉子?

倒不如小家小院,乐得逍遥自在。

彭御史来过一趟,送来了一些银子,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寿典之后,朝廷职务出现了大批空缺,尤其工部,上层官员几乎全部撤换,而彭御史则成功晋升为工部郎中。

“以后岂不称呼你为彭郎中了?”

彭郎中笑道,“都是拖你的福,沾了你的光!”

寿典之夜,彭郎中什么都没做,但仿佛什么都做了。

站队正确,有时就是一种态度。

彭郎中道:“正好忠勇侯也在,今日前来,刚好有件事要咨询二位,内阁已经下了文书,要给二位在京中修建府邸,我挑了几个地方,你们看合不合适。顺利的话,两个月就能建好。”

范小刀道:“住的好好的,为何要搬家?”

赵行道:“你似乎忘了,这里是我家。”

范小刀道:“这两年,我房租没有短你一文吧?”

彭郎中道:“朝廷有朝廷的规矩,你这不难为我吗,你若实在不想管,那我替你张罗了。”

范小刀道:“彭大人,老这么麻烦您,也不是事儿。”

彭郎中道:“哪能这么说,自从认识了你们,老彭我官运亨通啊!就这么定了!”

送走彭郎中,赵行望着他道,“这位彭大人,确实是个妙人儿。”

范小刀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