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桃花酒肆桃花酒

毕竟,两位上峰都开口了,以后还要在金陵当差,他们的面子终究是要给的。

一切步入正轨。

两人终于能够腾出功夫,查假币一案。

本来,赵行隐藏身份,查到了一些信息,将关注点放在了招商、大通两家钱庄之上,这两家钱庄与漕帮都有藕断丝连的关系。

但是漕帮一倒台,线索又断了。

两人谋划许久,既然要查,那就干脆一查到底,由于是秘密行动,除非有重要证据,也不敢明目张胆,能够如此大规模的私铸铜钱,若说背后没有大人物的支持,那肯定是假的。

只是,这个大人物到底是谁呢?

有这本领的,除了在当地有势力外,上面有关系才行。

金陵城中,就连谢知府也没有这个能力。

总督衙门倒是有,可他若想捞钱,有的是办法,又何必做这种费力不讨好,而且还有断送仕途的风险的事?

江南转运使?

他当的是皇差,替皇帝办事。

这就有些难以琢磨了。

金陵城,卧虎藏龙。

除了江湖帮派,还有当地名门望族,其中不少还有姻亲关系,盘根错节,比如宣武坊的卢家、秦淮坊的柳家,都有人在京城当官,尤其是那卢家,二老爷卢临照,不过四十来岁,就已做到了户部侍郎一职,登阁入相是迟早的事。

这些名门大族,倒是有这能力和动机。

但是,查案讲究证据,而不是靠猜测,两人又是秘密进行,无法明目张胆的去调查,进展颇为缓慢。

这日,两人下值,范小刀道,“难得今日空闲,走,请你喝酒去。”

“去哪里?”

“朱雀大街啊!”

赵行笑道,“只怕你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喝酒事小,你是想去见那位范姑娘吧?”

赵行与范火舞打交道并不多,只是远远见过几次,不过,单论相貌来说,确实是一等一的姿色,听范小刀说,她还是用刀的高手,心中倒生出一较高低的想法。

范小刀道,“她搬出去后,邀请过我们好几次,好歹也朋友一场,去给人家捧捧场子,也是人情往来。”

“我是信呢,还是信呢,还是信呢?”

“还钱!”

“抵房租了!”

……

两人换了一身衣服,来到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在紫禁城北,成祖皇帝迁都京城,此处成为留都,所以紫禁城又称小皇宫。

二百年前天道降临之时,京城覆灭,宁王曾在这里称帝,与开封豫王、西疆隐阳王,三分天下,经历了十年动荡之后,隐阳王一统天下,宁王为金陵李家所杀,让风雨飘摇的李家又延续了两百年。这条朱雀大街上,曾都是李家的产业。

如今,李家败落。

官府收回家产拍卖,如今商铺林立,变成了繁华的商圈。

朱雀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个铺子,名桃花酒肆,卖得是桃花酒。

桃花酒,用新采的桃花,晒干后做成酒曲,酿制而成,入口有桃花香,又带着点苦味,如今的年轻人,要么喜欢烈酒,要么喜欢葡萄酒,这种桃花酒,不上不下,销量并不好。

喝这种酒的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喝得更多的是情怀。

酒的配方,是酒肆老板祖上传下来的,已有数百年历史,老板曾吹嘘,这是当年武林第一世家慕容世家的方子,然而大浪淘沙,江湖更迭,历史早已淹没在时间之中,别说慕容世家,就连二十年前覆灭的金陵李家,如今的年轻一代,都不曾听过。

酒肆与酒楼不同。

酒肆以卖酒为主,兼营一些小食,店铺不大,饭菜也单一的很,只有下酒的小菜。桃花酒工艺极复杂,价格也不便宜,一角酒,卖到三四十文。

利润虽丰厚,却苦在销量不行。

加上老板和老板娘上了年纪,又没有子嗣,于是没有扩大规模的想法了。

范火舞就在桃花酒肆卖酒。

自从范火舞在酒肆卖酒后,桃花酒肆的生意出奇的火爆。

原先酿一缸酒,要卖上十余日,如今只要两日,便售空。前来买酒的人,多了一批年轻人,无论买多买少,都是盛装前来,倒惹得那些老主顾们一堆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