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一步千金潘臬台

次日一早,按察使衙门的人来到知府衙门。

臬台府在巡抚衙门,与知府衙门只有一街之隔,但是臬台府管理整个江南道的刑名、律法,职级上要高于金陵府,由江南按察使潘风亲自带队。

由于早先给了通知,一大早,知府谢愚带着范小刀、谭时飞亲自到正门迎接。

潘臬台也不含糊,没有废话,直奔主题,道:“两日前,六扇门的衙役在杖刑之时,两个衙役失手打死人,这件事在金陵城闹得沸沸扬扬,臬台大人对此也深表关切,毕竟是他老人家负责这一块,若是处置不当,上面若是怪罪下来,对谁都不好看啊!”

闹大了,对谁都不好。

一句话,给调查定了性子。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谢愚道,“一切听臬台大人吩咐。”

范小刀一听,觉得不妥,上前一步道,“大人,蒋校尉被杖杀之事,怕是另有蹊跷。”

潘臬台道,“你是何人,如此面生?”

范小刀道,“下官是江南六扇门副总捕头范小刀。”

潘臬台早就知道此人,听说在京城折腾的挺厉害,得罪了太平公主,被迫离开了京城,“你就是范小刀?”

“正是!”

“卷宗上记载,开除蒋校尉,下令杖刑之人,是你?”

“正是!”

“那蒋校尉之死,你是否应当负首责?”

范小刀摇头,“并非如此。”

潘臬台见他如此顶撞自己,心中不悦,正要发怒,却听门外有人来报,“诸位大人,蒋家的人,来撤案了!”

“撤案?”

来人递上了一则辩纸,上面写着蒋校尉身体向来不好,前几日旧疾发作,出门之前,就已有了征兆,与行刑之事,虽有关系,但并非主要原因。

潘臬台闻言,道,“既然苦主撤案,依我看,就不必查下去了。”

范小刀道,“蒋校尉之死,离奇蹊跷,下官有重要证据呈上!”

潘臬台道,“怎么,我的话你没听见?”

谢愚上前拉了他一把,示意他不要开口。

潘臬台破口大骂,道,“你们捅了娄子,老子给你们擦屁股,怎么,还嫌我擦不干净?这种事,若是闹大了,谁也下不来台,要不要把案子报到京城,让朝廷派人来查?”

范小刀道,“我觉得行!”

潘臬台道,“我觉得你不行。谢知府,这六扇门,你得好好管一管了。”他看了一眼众人,“回府!”

说罢,带着众随从,头也不会离开。

如此敷衍了事?

范小刀怀中那一份供词,甚至还没来得及取出来。

谭时飞嘴角冷笑,跟我斗,你还嫩了一点。

众人退散。

谭时飞来到范小刀身前,“恭喜范大人,躲过一劫!”

范小刀道,“躲过一劫的人,怕是谭捕头吧?”

谭时飞一愣,愕然道,“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范小刀打了个哈哈,“我就随口一说。既然苦主撤了案子,李、王二位捕头,也不用关着了,放了吧。”

回到公署,范小刀扼腕叹息。

本来可以趁机给予一击,潘臬台所谓的调查,只是来走了个过场,前后不过两盏茶的功夫。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昨夜,谭时飞连夜拜访潘臬台,孝敬了白银一万两。

臬台府到知府衙门,不过五六百步而已。

一步千金,如此说也不足为过。

来到门口,范小刀看到了蒋夫人。

蒋夫人租了辆马车,车上大小行礼包裹,这是要出远门?

他上前问道,“蒋夫人要去哪里?”

蒋夫人道,“人都死了,继续查下去又有何用?昨夜,他派人送来了一千两银子,要买我们的嘴,我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收了银子,离开金陵城。”

“可是真凶依旧逍遥法外!”

蒋夫人道,“就算抓到了,你能让我夫君死而复生吗?能变出一千两银子吗?范大人,我们不追求正义与公平,我们只要平静的生活。”

李思成、王思廉也走出了衙门。

看到范小刀,连忙施礼,“范大人!”

两人也被放出来了,苦主也收了银子,谭时飞也好,自己也罢,都没有收到牵连,看起来是皆大欢喜,可不知为何,范小刀心中极度不爽。

心中似乎压着一口火。

范小刀道,“你们出来了?”

李思成道,“托大人福。”

两人来到蒋夫人车前,道:“谭爷让我们二人送大嫂出城,防止有人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