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我欠你个人情

赵行点头。

范小刀有些气愤,指了指其中一段,读道:“只见牛大富对百合道,我的很大,你忍一下。百合见推脱不掉,便虚与委蛇,寻找脱身之法,可牛大富体型魁梧,百合哪里是她对手,才要出口,胸前两块柔软已被牛大富抓在手中……他们这篇文章,还配上了插图,打着江湖时政的幌子,可当淫`秽读物来卖了。”

赵行道:“我看你读的津津有味的。”

“昨晚上发生的事,今天一早就见刊了,要说没人指使,打死我都不信。”范小刀分析道,“看来我们这一步走对了,百花楼一案,碰到他们的痛点了,只要我们步步紧逼,他们迟早有露出破绽的一天。”说罢,他将这一期晓生江湖揣入怀中。

赵行无语:“你还要收藏?这有点过分了。”

杨得水气呼呼走了进来,手中拿着的正是晓生江湖,他昨夜去应酬,一觉睡到现在,一到衙门,就看到了这份期刊,打听才知是今天一早,有人将几十份期刊扔在了六扇门门口。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昨夜。”

杨得水有些不满,“你们两个怎么做事的?身为常务副总捕头,发生这么大的事,我都不知道,还是从外人的期刊上看到的。”

两人一听,这是来兴师问罪了。

这件事发生的太突然,而且今天一早,他去找太子汇报,并没有知会杨得水,虽然太子也赋予了他这种权力,但程序上是有僭越的举动,也难怪杨得水会发火。

范小刀、赵行二人连忙道歉,表示忽略了杨大人的感受,是他们有错在先,以后有事,一定要逐级上报,这才让杨得水霁色稍去。

这件事也怪不得杨得水,本来是六扇门总捕头,一下子成了副总捕头,虽说是太子的嫡系,但心理上还是有些别扭,毕竟品秩在摆着,当一个衙门的二把手,权力再大,也终究不如一把手。

范小刀、赵行二人虽有能力不假,但却也不怎么守规矩,有些事情越过杨得水直接向太子报告,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次发火,三分是真、七分是假,也是想借这个机会,敲打他们二人一下,当然也不能太过火,看到二人服软,也就借坡下驴,问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两人吃了一堑,也学乖了,“一切听大人吩咐!”

“呃呃……”

百花楼的案子,太子越过他,直接交代给范、赵,除了部分知情权,至于怎么调查,如何处理,他也没有个思路,见两人将皮球踢了回来,不过,他也是官场老油子,并难不倒他。

杨得水清了清嗓子,道:“这个案子十分重要,太子殿下十分重视,所以我们从思想上一定深化认识,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好,给百姓一个交代,给百花楼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让太子满意。我们要分两步走,一是思想上不能放松,二是工作上不能倦怠,我说明白了吗?”

范小刀、赵行恭维道:“再清楚不过了,杨大人英明!”

“来,说说你们的工作思路。”

范小刀将昨夜整理给太子的材料和方案,又呈给了杨得水一份,杨得水指出了几个用词不妥和错别字之后,道:“就这么办!”

杨得水走后,范小刀问,“他是怎么爬上去的?”

赵行道,“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别看他查案子不行,在迎来送往、拍马屁这种事情上,功力深厚,整个六扇门能与他媲美的,怕是只有丁一了。”

范小刀道,“好歹,丁捕头也有查案的能力。”

“也就那么回事。”

范小刀笑道,“你倒是无论何时,都不忘踩他一脚。”他又道,“晓生江湖那边,得麻烦你跑一趟了,他们捅出的篓子,总得有人要负责。”

“你呢?”

范小刀道:“我去趟顺天府,抓了我们的人,总得给我们一个交代吧?”

……

杨得水回到公署,丁一便拿着晓生江湖走了进来,“大人,这个您看了吗?听说,顺天府把牛大富和白奇抓了。晓生江湖写了篇文章,如今已在京城闹得风风雨雨了。”

杨得水正为此事头疼,这件事一闹出来,无论结果如何,都会给六扇门带来负面影响,势必要影响六扇门的清察考功,听到丁一的话,眉头一皱,“就差贴城门口告示了,我能不知道吗?”

“大人准备怎么做?”

“范小刀、赵行正在处理。”

丁一哦了一声,来到杨得水身前,帮他泡好茶,道:“大人,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得水道,“你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丁一迟疑一下,犹豫道,“最近范捕头、赵捕头,仗着有太子宠信,做事有些出格了。”

杨得水的气才顺了下来,听到丁一一开口,才顺下去的气蹭的又上来了,“你也这么觉得?”

丁一道:“不光是我觉得,是咱们整个六扇门都在说,咱们六扇门,太子是总捕头,还有两个副总捕头,一个姓赵、一个姓范。”

“岂有此理!”

丁一又道,“不光如此,范小刀、赵行他们两个,还假借太子名义,越过杨大人,直接向其他提司下命令。”

“还有此事?”

“当然了。这不,昨夜他们给我下命令,让我去提审百花楼中的几个涉案人员,我忙活了一夜,不过,再把结果给他们之前,我得先跟杨大人汇报一下。”说着,把一份口供给了杨得水,“大人,属下还是懂得分寸的。”

杨得水粗略看了一遍,“这份口供,就先放我这里吧。”转念一想,“你小子,最是滑头,不会想在里面挑事儿吧?”

丁一举着手道,“天地良心!我只是为了咱们六扇门着想。这两人不按规矩办事,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嘛。况且,太子兼任总捕头,终究是权宜之计,将来还是要走的,可六扇门却不会走。”

杨得水一听,确实是这个道理。

太子在时,仗着他的威严,确实可以越权办理很多事,可是一旦他走,六扇门终究又会被打回原形,现在得罪人,人家敢怒不敢言,可将来呢?

“这个……”

丁一又接着道:“百花楼的案子,这几天,来找大人说项的,托人情的也不少,大人都推辞掉了,可是将来太子一走,最后遭殃得还不是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