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六 太史令傅奕

李郸道这却是对“丐门”的怨念,这群丐门子弟,整天不干好事。送到边疆去跟突厥打交道。

而真正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去了屯田之地,也能有吃有住,总比当流民好。

一去开荒,便有授田,三年免税,五年半税,还能重立户籍,一般来说这些流民乞丐,都是随遇而安的,对朝廷的安排不会有抵抗。

这样一来,社会不稳定因素基本送到了外面去,造反的人肯定会少很多。

只是其中要消耗的粮食,消耗的人力物力,只怕不在少数。

李世民只能当自己还在跟突厥打仗,从石头里都要榨出油水来,等着明年,屯田有了产出就好了,不说自给自足,起码用大运河从南方调运粮食的压力要少许多。

然而设立了这么多的府县州,还有塞外重镇,不可能只让军队掌管,那只会更乱,而刚刚任命的那些人,又远远不够,李世民只能允许他们临时在当地选贤才举荐为官。

又做下决定今年九月开启贞观元年的科举,培养培养自己的人才亲信。

随后的朝会又是大旱蝗灾的问题,治理方案已经提出来了,只看地方官如何做的了。

等着朝会结束,李郸道出了宫,本来想去找八戒和尚跟法海的,让他们收拾收拾去青龙寺打扫打扫,择吉时开寺,重拾香火。

却被傅奕叫住:“李大夫果然有诸葛之智。”

李郸道跟这位反佛斗士神交已久,之前就想要去拜访他,可惜玄武门之变提前了一年,便未曾拜会,但也交换过名帖了。

“太史令过奖了。”李郸道作揖。

“哪里是过奖。”傅奕道:“你既会八阵图,知天文地理,能治民晓兵事,是个全才了,陛下有你辅佐,我们这些老骨头,也可安然身退了。”

“只是在边境设府过多,只怕十羊九牧,往后还会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况。”

李郸道笑道:“陛下应该是想将开国爵勋的封地分封到边境去,甚至以后有皇子,不能继承皇位的,也会打发去做诸侯王。”

傅奕想想:也是,如今那边就是一些荒芜之地,管他尾大不掉还是掉,只要长江黄河一带拿在手里,便已经是“中国”了,而那些土地,顶多算是“武功”。

比如汉武帝,有个“武”字,便是因其有此“武功”。

要是真能“尾大不掉”,说明也已经足够繁荣了,可以为后来者作为“疆国版图”,所谓“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的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