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其实爷爷并没有张堪想象的那么有钱,他赚得多,花得也不少,先不说家里那台价值百来万的辉腾,单说爷爷出资修建的希望小学,还有些杂七杂八的开销,开销其实很不少。爷爷听说他打算买苗圃,虽然是支持的,但也不可能倾囊相助,只答应借他两百万,余下的让他自己想办法。张堪拿出存折计算了一下,还差着六十万的缺口呢,怎么办,想到自己在银行工作,那就去贷款呗。

他直接去找的李行长,说明了自己要贷款。行长因为上次受了张堪的风水调节,家里的状况果然有很大改善,对他感激不尽,他来贷款,又是走的正规渠道,还有房产做抵押,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很快便批下来了。张堪忙了几天,终于将苗圃过户到了自己头上,这才来苗圃看施理。事先他叮嘱大家,都先别告诉施理他们,到时候给大家一个惊喜。对施理来说,这个惊喜可是真够大的。

第42章

施理自从知道张堪是苗圃的新主人之后,头脑一直都是浆糊状的,脚上也如踩了棉花一样软绵绵的,这简直就是重磅炸弹啊,说什么惊喜,实在是太惊吓了。过了一会儿,又高兴起来,苗圃的主人现在是张堪,是自己很熟悉的人,就不用担心和新老板相处不来了,自己依然可以种花、养蘑菇。转念一想,又不高兴了,凭什么啊,自己一下子就比张堪矮了一截,现在他都是老板了,自己成了他的打工仔,他肯定会对自己颐指气使的,哼,那个小心眼的家伙。

张堪显然是有备而来,合同早就准备好了,拿出来给大家签。

施理签完合同,才拿到手里仔细看:“怎么是五年?合同不应该是一年一签吗?”

张堪嘿嘿一笑:“现在的正规合同一般都是三年一签或者五年一签。我懒得麻烦,就签了五年,还没有试用期,以后每年都会加工资的,你放心。再说我的苗圃起码要五年以上才能回本,你若是不帮忙,那我的钱估计都要打水漂了,所以你会留下来帮我的吧,施理?”说完眨巴着眼看他。

施理隐约觉得有些不合理之处,但是又说不上来,只好暂时按下不提。

施理对张堪买苗圃的事存着一肚子的疑问,老郑几个也很疑惑,但是想到老板只是换了个熟人,对以后的事并无大影响,便放心地去忙活了。施理想抓住张堪问个清楚,但是大家都忙着帮王杨搬家,虽然王杨的很多东西留下不要了,但他在这里住了几年,杂七杂八的东西哪里会少,光书和衣服鞋袜都装了几箱子。

王杨的车子和段兰平的车子都装满了,东西都收拾好了,施理看着王杨的房间里如台风过境一般凌乱,想到师兄以后就不会在园子里出现了,心里突生伤感:“师兄,你有空要常回来看看啊。”

王杨捏了一下他的胳膊:“放心,等家里的事忙完了,有空了我会经常来的,这里还有我种的好多兰花呢,你可要替我照顾好。”王杨岂有不知道张堪对施理的心思,但是张堪这个时候帮他,于他算是有恩情的,要自己怎么去阻拦他跟施理呢,况且这事全要看施理本人吧,是好是坏谁又说得清楚。“小理,你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啊。”这个小师弟,其实也是个很天真的人,很多时候都不太拘小节,也不大懂得照顾自己,不过有张堪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施理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我会的,师兄,你自己也一样。”

张堪在门外听着他们师兄弟话别,敲了一下门:“爷爷说今天中午请大家吃个饭,你们赏脸吗?”

施理看着王杨,

他自己去不去都无所谓,王杨这个原主人卸任,是一件伤感的事,而张堪这个新老板上任,却又是件高兴的事,这到底是送别宴呢还是开张酒?

王杨满口答应:“那当然要去的,谢谢张爷爷。走,小理,去洗个脸,换身衣服吃饭去。”刚才施理帮着搬东西,弄得满头满脸的灰尘。

既然是张爷爷请大家喝开张酒,那所有人自然都得去了,老郑想着园子里没人,怕有客人来了吃闭门羹,便提出要留下来看园子,张堪大手一挥:“郑叔,走,一起去,能耽误什么生意,不做那几笔生意了。今天算是我请大家吃劳师饭呢,以后还请大家多多费心了。”

大家兴致都上来了,纷纷上了车。施理钻进王杨的车里,张堪看了一眼,笑着摇了下头,坐吧,以后怕也没什么机会了,自去搀扶了爷爷上车。

老爷子请客,并没有讲究排场,但是却极其讲究档次,去的是廖家私房菜馆。这私房菜馆的老板姓廖,是老爷子老朋友的儿子。当年廖老爷子和张老爷子同被关在牛棚改造,廖老爷子是个教授,年纪更大一些,而且眼睛深度近视,被卫兵们砸碎了眼镜,又没地去配,白天摸索着去劳动,晚上摸黑回宿舍睡觉,因为看不见,常常磕得鼻青脸肿的。张老爷子去得晚些,与他住一个屋,发现他的情况便常常暗地里帮他,并替他想办法弄来了一副近视眼镜,虽然度数不是刚刚好,但也凑合着能用,免去了许多磕碰之苦。廖老爷子感其仗义,便认定了这个朋友,平反后两人来往还很频繁,廖家的孩子还认了张老爷子为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