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深宫缭乱 尤四姐 971 字 1个月前

多会说话!皇帝知道她,越是说得好听,心里越不是这样想头,便傲慢地调开视线,不再搭理她了。

太皇太后含笑叫皇帝坐,又吩咐嘤鸣:“我叫小厨房给你主子炖了血燕粥,这会子不知道好了没有,你替我过去瞧瞧。”

嘤鸣道是,明白这是太皇太后有意打发她,想必是有她不便听的话要同皇帝说吧。

皇帝也正有朝中的事要回禀太皇太后,嘤鸣走后便jiāo代了萨里甘河的战事,“佟崇峻率回特三旗、土尔古特四旗、色楞格六旗,将鞑虏驱逐出了阿尔泰山以西。如今战事逐渐缓和,只有剩余残部需要清理,朕原想动用地支二旗,眼下看来是不必了。”

这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萨里甘河自先帝时期就频频受鞑靼人扰攘,虽不足为惧,却也是朝廷困扰多年的顽疾。太皇太后颔首,“佟崇峻这回立了大功,等他班师回朝,必要重重嘉奖。如今西宁战事平缓,唯剩东界车臣汗部是朝廷心腹大患,总要想法子平定了才好。”

皇帝道是,“喀尔喀蒙古四部中,南界绥远及察哈尔,西界赛音诺颜,西北唐努乌梁海,都在朝廷掌握中。今儿军机处议事,纳辛上疏,愿意调动乌梁海旧部赶赴克鲁伦河,朕已准了。”

太后听了很觉惊讶,“纳辛如今因闺女进了宫,头子倒是活络起来了。往常可是花钱买,都买不出他一句响亮话来。”

太皇太后也笑,“真真儿,拉拢辅政大臣,原就该这样。我瞧薛尚章这会子怕是要担心起来了,到底送嘤丫头进宫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他是没想到,纳辛着急立功勋,少不得要反一反他。”

皇帝沉吟了下道:“孙儿想,乌梁海部赶赴克鲁伦河倒是顺理成章的,若能就此制服车臣汗部,则省了朝廷手脚。若不能一举歼灭,朕便下令薛尚章前往平定。朕亲政多年,不能再受掣肘,待将他遣出京城后,一气儿除了他就是了。”

太皇太后很满意皇帝的筹谋,又不免感慨:“当年你登基,几位皇叔手握雄兵虎视眈眈,是三位辅政大臣一力将你保上了帝位。如今十七年过去了,他们抽簪1的抽簪,蒙事儿的蒙事儿,薛尚章本该是股肱,却弄权擅政,实在叫人寒心。”

往日的好处,终究还是要念的,不过当政不像寻常过日子,没有那么多的重情重义,要紧时候还得当断则断。

太皇太后沉默了下,复问皇帝:“你和嘤鸣处了也不是一两日了,依着你的意思,她为人究竟怎么样?”

皇帝抬眼瞧了瞧太皇太后,又瞧瞧皇太后,议政时侃侃而谈,一说起这件事就笨嘴拙舌起来,含糊地嗫嚅着:“朕瞧她不像个好人……”

太皇太后和太后愕然jiāo换了眼色,“不像好人?咱们瞧她倒没有不齐全的。你同先头皇后合不到一处去,那也是没法儿,这个万万要仔细考量才好。你若是不喜欢,那就不必勉qiáng了,横竖纳辛这会子在军机处,知会他一声,把人领回去吧,别耽误了嘤鸣的前程。”

太后也耷拉着眉毛一笑,“可惜了的,我倒怪喜欢这孩子的。咱们留人家在宫里这么长时候,总要给人家一个说法才好。要拉拢纳辛也不难,我认了嘤鸣做gān闺女吧,赐她一个郡主的衔儿。回头皇帝再下道赐婚的旨意……她在进宫前像是和人过过小定的,是哪家的来着?”

太皇太后道:“海家的,如今掌管钦工处呢。”

“噢。”太后道,“那敢情好,传起旨意来不费力气。”

皇帝看着祖母和母亲一唱一和,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纳辛眼下才倒戈,倘或立刻处置了齐嘤鸣,只怕他心里有怨气。”

太后道:“所以我打算认下嘤鸣,这么着齐家跟前也算jiāo代得过去了。”

这回皇帝不说话了,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过了好半晌,才听见皇帝开口:“这会子要是发了诏书,可是要先放人回去?”

瞧吧,这才是他真正担心的,怕旨意颁布了,嘤鸣就得离开养心殿。太皇太后看着孙子,发现他情窦初开的样子跟鬼打墙似的,十分不敞亮,得经过她们多番的bi迫才勉qiáng挤出来一点儿,这样人家姑娘可怎么能感受到他的心意呢!

太皇太后抚了抚额,“要照着规矩,不是从嫔妃提拔的,合该由宫外抬进来才是。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倘或你舍不得叫她出宫,先晋了皇贵妃,再抬举成皇后也是一样。”

可皇帝觉得不妥,打从一开始就许了她皇后的位分,如今忽然晋了皇贵妃算怎么回事。皇贵妃再尊贵,也不能和皇后相比,最后玉牒上记上这么一笔,终归欠缺了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