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

“衙门贴榜了,今年劳役有钱拿,一家十两银子呢!”

“啥?有十两银子拿?皇上可真是仁君,往年可是一文钱都没有呢。”

“要不是家里就我一个汉子,给钱我也不去,这寒冬腊月的,能把人冻个半死。”

“说的也是,还好我家相公过了劳役年龄,命比银钱重要,那十两银子不要也罢。”

“这年头赚钱可不容易,两个月就能赚十两,说什么也得试试!”

百姓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讨论着。

宁家村,宁秀菊叫来两个儿子,也正要说此事。

小儿子她舍不得,于是便看着沉默寡言的大儿子,让大儿子代表家里去服劳役。

大儿子一家一向好拿捏,宁秀菊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没想到在家里最没有发言权的宁春娘却出口反驳了她。

“娘,相公上次崴了脚还没好全,这一去万一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好?”宁春娘捏着手,头垂很的低。

“宁家什么时候轮到你做主了?”宁秀菊瞪她一眼,继而看向大儿子, “老大,你那脚是金子做得不成,在炕上歇了一个来月,还没好?”

她这个大儿子从小就孝顺,赚了银钱全部上交,绝不藏私,让他干啥也没有二话,就是性子不讨喜,比起不会说话的老大,她更喜欢能说会道,还给自己生了个大孙子的老二。

“前年劳役是你去的,今年娘还让你去,娘知道你委屈,但你弟昨儿不小心染了风寒,现在躺在炕上爬都爬不起来,你个当大哥的,忍心看亲弟弟去送死?这次劳役有银钱拿,等你回来,娘许你们小两口留一两,你觉得成不?”

打一棍子给一颗枣,这是宁秀菊惯用的招数。

愚孝如宁大海,听后果断点了头: “娘,我去,银子我拿着也没啥用,就不留了。”

宁秀菊满意的看着大儿子,拉着手又是一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教导,直把宁大海说的内疚不已。

作为大哥,孝敬父母,照顾幼弟是应当的,他刚才竟然因为腿伤没好,生了退缩的念头,实在不该!

看着婆婆一副胜利姿态的嘴脸,宁春娘红了眼眶。

婆婆这是睁着眼说瞎话,相公是在家养了一个月脚伤不假,但劈柴烧火,洗衣做饭,样样不落,三更半夜还在编竹筐,就为了能多赚几个钱,填补家中空缺。

而小叔一家,好吃懒做,自打相公把家中活计都揽下来的后,更是连炕都懒得下,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什么染了风寒,小叔压根就没生病,她今早还看到夫妻俩躲厨房偷吃了一整只烤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