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大冬天骑车真的是要人命,那风直往人的身上扑。虽然滇省的风较之京市的已经温和了很多,但也依旧很冷。林夕已经在琢磨着买个三五万的小代步车的可能性了。

市里跟集市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开车十多分钟就到了。一路上他们遇到很多人,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到了赶集的地方,远远地就看到了顺着路边停的各种车辆。

林夕在村口停车,把老太太们一个个从车子上面搀扶下来,再背上背篓,跟在池香萍的身后往集市里面走。

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都闲了下来,于是集上就格外的热闹。人攒着人,有的地方连走路进去都困难。

滇省少数民族多,大集日他们也来了,身上穿着自己民族的服饰,远远地望过去,多彩得很。

路边摆满了摊子,大喇叭声嘶力竭地打着广告。阿奶们在路边支了火盆,上面靠着一个个黄绿色的荞麦粑粑和米面粑粑。

池香萍最喜欢吃这一口,她到自己熟悉的阿奶面前买了一个。每一个荞麦粑粑都有六寸的盘子那么大。

她掰了一半给林夕。林夕也有很多年没吃了,接过就往嘴里放。

外皮烤得焦香,里面是软的,初入口有点苦,嚼两口就开始回甘。

林夕吃着吃着,就想起她爷爷了,她爷爷也喜欢吃荞麦粑粑,他还喜欢自己做。每年家里种的新鲜荞麦下来了,他都要自己做。

新下来的荞麦很苦,但是苦后的甘甜真的让人欲罢不能。

池香萍显然也想起了她爷爷了。她说:“你爷做的荞麦粑粑才是天下第一,他这一走,我就再没吃过了。”

池香萍也会做的,只是每次做出来了,她都觉得味道不对,久而久之,她就不做了。

林夕拍拍她的手:“没事,咱们买着吃也很好。”

“行,走吧。”老伴都离开好几年了,池香萍再怎么样也走出来了,她领着林夕往街里走。

同村的老奶们到了集上约定好了要回去的时间,就已经散开了。

越往里走,人越多。池香萍每走几步,都要遇到个认识的人,每次遇到认识的人都会停下脚步来说说话。

林夕就在边上逛,她给她奶奶买了一身衣裳回来,见到池香萍在跟她外婆村里的阿奶说话。

见到林夕来了,她感慨了一句林夕都已经这么大了,就走了。

池香萍没跟林夕说什么,两人从街头逛到街尾,买了一点生活必需品,抓了一窝小鸡仔。然后找了个人多好吃的摊子准备吃米豆腐。

滇省的米豆腐是用豌豆粉做的,一般情况下,做米豆腐的人家会在头天晚上把米豆腐煮好。第二天天不亮起来烫配料。

米豆腐的好吃就在于酸跟辣椒。酸的来源是自家做的酸汤,辣椒油也是自己家种的。放上香菜、小葱、折耳根、酸菜末、韭菜末。

味道酸辣,米豆腐q软弹牙。哪怕在冬天里,也能让人吃出一头的大汗,觉得畅快淋漓。

连米豆腐带酸汤地吃完,再去边上的摊子买两斤甜得不行的水果,冰冰凉凉的,吃完了浑身上下都舒坦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