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毕竟,要所谓命格和强运,自然是这些已经入主朝堂、登峰造极的文臣武将们要远胜出常人许多,更可能拥有成为天道之子的资质。且他们为官多年,安排指挥起来,也远比寻新人磨合要容易许多,很适合成为第一批被赋予使用文武之气资格的人。

至于之后,等到能够复刻出这【天命之匣】,太子计划着便可以大量制造,然后分发到各州县,将天下有能力之人尽数收纳调用——便如朝廷如今以文武科举所做的那样。

“诸位。”太子道,“请。”

这是要当朝验证的意思了。

一众文臣武将面面相觑,最后只听丞相笑了一声:“既如此,便由老夫来先为诸君试上一试!”

丞相今年花甲之龄,若论一生的经历,倒也算是传奇。幼年失怙,由孤母拉扯着长大,少时以替他人抄书来维生求学。

及长些,高中榜眼,只好巧不巧那一年卷入了舞弊案,虽是清白的,只那一届诸举子,皆不录用,如此又沉寂荒废了数年。

后来跌跌撞撞入了官场,却遇到了种种事情,也曾一路被流放至岭南。好在一路走来,最终官至丞相之位,也算是给这颠沛流离的一生,一个还算不错的收尾和结局。

有他带头,一应朝臣们也都上前去到那匣子前测试,逐渐倒也发觉了些规律。

所谓“天命之子”,偏向于选择年轻人,有资质者年龄最大的也刚而立之年。

而除去年龄一项外,其余标准倒是符合预期。越是天资卓绝、文识武艺优异者,越是有可能有天道之子的资质。

待得满朝文武尽数走了一遭后,发现三四十人里,有资格的居然也不过三人。两文一武,皆是惊才绝艳之辈。

有人忽而提议道:“不若几位殿下也试上一试?”

毕竟能够托生在帝王家,原本就已经是一种气运极强的表现了。

而且七皇子当年可是伴随着祥瑞而生的,又是太子殿下同父同母的兄弟。尽管这些年的确表现荒唐,但是看着商长殷从小长大,他们也必须承认这位七皇子殿下确为聪颖之辈,只可惜聪明和心思全都用在了错误的地方……

商长殷一听,脸都苦了下来。

只是不比他,其他几位皇子却是跃跃欲试。

这可是为世界所钟爱、被上苍所选择的天道之子。

若是他们有了这资格,是否能够同太子相争一二?

没有哪位皇子真的对那个位置毫不心动,若是有可能,谁都想争上一争。

哦,商长殷除外。

于是,几位年龄已经到了、有资格上朝议事的皇子们便按照序齿,一一上前。

或许皇家血脉确实受天道垂怜,几位皇子有一个算一个,虽然资质有强有弱,但居然都顺利的通过了匣子的检测,得到了资格。

只除了一个人。

“看我做什么?”商长殷挑高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