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页

大国崛起1980 大江流 1695 字 1个月前

这真是很透明!而且只是一通电话而已。

苏菲没忍住,直接拨通了屏幕上的热线,显然这个举措赢得了很多观众,这会儿电话里一直是忙音,苏菲恰好看着电视,那个帅气的男主播正在介绍刚加工好的两个工件,他说道:“好了,这是一个小时前生产的两个工件,上面我已经打过标记了,a代表着使用了燎原数控系统的东阳厂机床,b代表着来自日本的使用了长崎数控系统的东陆机床。现在我们测验结果已经出来了。”

苏菲的电话终于接通了,里面传来了好听的声音:“你好,这里是美妙购物频道,感谢您的参与。请问怎么称呼您?”

“苏菲!”她说了一声,无聊地看着电视。

主播正念到,“a工件中心孔孔c的圆柱度,公差正2。b工件中心孔孔c的圆柱度,公差正4”

苏菲是在工厂里待过的,明白公差的意思,仅仅是一个数值根本看不出什么,毕竟可能这个的公差在正2,下一个的公差就在负十,是要看所有公差目标的差距的。

那边问她:“请问您支持哪家公司?”

这个苏菲还没有想过,事实上,在她工作的时候,他们厂子还是用的本土机床比较多,不过这几年她知道,完全被日本机床攻陷了,当然,除了机床还是汽车半导体,她的丈夫需要付出比原先更多的时间,才能拿回差不多的工资。

但凡跟制造业有关系的美国人,不可能喜欢日本人,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其实我知道日本可能更好,但是我要选择燎原厂。”

对方立刻笑着说:“哦,尊重您的想法。请问您的电话和联系地址?”

她说着的时候,主播那边已经开始接着往下报了,她也就是随耳听了一点,然后就愣住了,都说燎原厂的产品不错,不过,谁能想到这么不错,这个数据比日本的那台强不少啊。公差只在正负二之间,而日本的那台则在正4到负5之间。

她虽然不是学这个的,也没少听技术人员嘟囔,要知道,就像是短跑运动员到了最顶级,每一秒的进步都需要花费数十倍的努力且不一定能成功一样,机床的精度也是这样。

公差越小越集中就代表着机床的精度越高,稳定性越好,可是,每提高一点,是需要系统以及机床各方面的加强的,不是机身更稳定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算法更精确就可以做到的。

这……她可以确定,日本的机床数据是正常的,燎原厂可能会拿了一台数据好的机床来测试,但能拿出来,就代表他们有这个水准了。

报完了地址后,苏菲本来想换台的,想了想却没有换,听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