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页

“无所谓,”炎柏葳道:“资历浅有资历浅的好处,再说让他早一点进去熬,等太子长大了,他就熬出来了,太子用起来方便。”

他想起来跟她商量:“太子也大了,我想先给他挑四个伴读,璀儿他们等满了三周岁之后再说,不用太着急。”

唐时锦问:“挑谁来伴读?”

“宏儿来不来?”炎柏葳道:“桃家、王恂实?薛家?随意挑几个。”

唐时锦道:“随意挑?皇太子的伴读不是应该考虑很多吗?”

炎柏葳笑道:“有我们在,没有什么好考虑的。再说元盛朝的高官显贵,都叫你杀的差不多了,剩下这仨瓜俩枣儿,再数也就这么些,还需要慢慢的养起来。”

唐时锦:“……”

她默默的道:“我怀疑你在内涵我!”

炎柏葳笑出声:“没有没有,是我不会说话,我应该说,幸好先帝时的贪官坏官儿,已经被我媳妇杀干净了,剩下的全都是治世能臣,个个都好,所以随意挑就好,不需要考虑太多。”

唐时锦哼了一声。

唐时锦觉得张居正和江必安都是良师,不学白不学,所以跟许天禄说了一声,叫了许鑫宏进来。

桃家桃大郎的小儿子桃行砥也刚满五岁,也才开蒙,倒是正好,然后加上王恂实的长孙王休容,但是薛家和戚家都没有年龄合适的,最后挑了马三道的孙子马余庆。

这么一来,四个伴读就够了。

然后炎柏葳又下令修缮上书房。

太子和其它皇子,从幼年时就处处都不一样。

起码在学业上就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上书房主要是给六小只准备的,到时候一人四个伴读就会很热闹,而小太子再长大一点就要搬去东宫住了,学习也主要在东宫,到时候就要进入疯狂充电模式了,所以当太子也是很不容易的。

伴读挑好了,两人见了见,然后还要下旨,择吉日入宫,一系列流程,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好的。

倒是唐时锦的小课堂,上的挺热闹。

本来只是桃成蹊几个,加上何浅碧他们,安宁侯,加上给她讲书的温世泽,还有财政阁的人来听。

后来江必安和张居正也过来听。

张居正入了阁,事情比之前更多,还要给小太子上课,天天来去匆匆的。

御书房议完了事,他就赶着走,王恂实等人都不由得好奇:“张大人,可是太子殿下那儿有事?”

“不是,”张居正看了一眼惜时钟:“下官想去听王爷讲商道,如今已是迟了一刻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