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子被他说服了,慢慢的收了泪,但一时还止不住,不时的抽哒一下。

几个人去了尚书房。

仍旧是止了众人请安,放轻脚步进去,进到小五哥小六哥的房间,在外头听了听。

这一次进来的人多,脚步声也听的清楚,陆问道还以为是晏青山,便推门出来了。

一看是晏时繁,赶紧施了礼。

晏时繁道:“我们只是过来看看,不敢打扰上课,先生请便。”

陆问道连声应是,一边拱了拱手,又退了回去,继续接着往下讲。

几人敞着门听了几句,然后就退了出去,早有小太监上前轻轻的阖住了门。

晏时繁把妹妹送到乾清宫,才退了回去,方无忧一看这小脸儿,赶紧叫人打水给她洗脸。

中午明霈帝问起来,团子说了,于是下午明霈帝忙完了,就叫人把晏时繁叫了过来。

祖孙两人聊了聊,隔天又叫了萧泰。

萧泰早就想去边关了,老王爷都这么大年纪了,他着实于心不忍。

幸好如今妻妾都有了身孕,咋说呢,他的任务完成了,所以也一直在跟他说这个事儿。

一过正月十五,就下了旨。

命武安王萧泰去边关接任主帅,命老王爷三个月之内返回都城。

另命皇长孙晏时繁为都监,即日赶赴雁门关。

都监又叫监军,唐朝时经常用宦官充任,但如今并没有这样的弊政。

大晏朝的监军,俗称平帅,与主帅是一个互相制衡、合作共赢的关系,类似于后世的政委。

因为晏时繁说白了还是一个新兵,经验不足,但他是皇长孙,身份不同,所以挂一个监军在身上,地位超然,方便他做事。

但这对于团子来说,简直就是双重打击。

大哥哥不在家了,舅公也跟着不在家了。

团子哭的那叫一个惨,正月十五的时候,元沈绝要带她去看花灯,她都没去。

送走大儿子,林娘子也有些提不起劲头。

只有憨憨三哥没心没肺,还乐滋滋的道:“都走了,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出宫找我师父了?”

瞬间,家里两个女人的怒气,全都找着了出口。

团子一个猛子扎进他怀里,双手抱紧他脖子,嚎啕大哭。

林娘子来回一找,没找着趁手的东西,直接抓起旁边的圆凳子,追着儿子跑了大半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