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她学这个很难的,但没想到,一次就会了。

这同样属于一种本能。

同时做两件事情的时候,当其中一件事情属于机械作业,学霸就会习惯的,把这件事情“忘掉”,变成身体记忆,然后再去学习新的技能。

当这个新技能,也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的时候,学起来就更容易了。

而且学了呼吸法之后,走路能坚持的时间明显变长了,半个月的时候,心宝就成功实现了一次能走两刻钟。

这是后话。

不出三天,暖棚就盖完了。

然后雁沈绝抱着心宝去验收了一下成果。

唐青山也很有魄力,一下子就盖了四个大棚,然后元大哥也跟着盖了六个,整整的十个大棚。

元家倒是不打算卖,他就是图着自家吃,商量着到时候跟他们家种不一样的菜,啥都有,吃着方便。

唐青山和元大哥,都属于那种走一步看十步的人,虽然是头一回盖,但是方方面面,全都考虑的很周到。

例如墙和竹架子之间的接契,怎么打开,怎么揭开草垫子,有风的时候怎么通风,有雪的时候怎么清理……真的到处都想到了,心宝转了一圈儿,居然愣没挑出啥毛病来。

不过盖起来一时也不会种,先把墙晾晾,等到进了冬月再下手,长出来就是腊月了,刚刚好。

听说村里还真有抢收了粮食,空出地来,整了一棚子这个的,毕竟这东西,说是投入多,也就是油布花银子,但是砖石啊,竹子啊,稻草什么的,都是现成的,也就是费人工,说抛费也不算太抛费。

但也真有唱衰的,一天天在村里溜达着,嘲笑那些人脑子不好使,有钱烧的慌。

这些唐青山统统没理会,有拿不定主意找他讨主意,或者有些地方拿不准来讨教的,他都拒绝的很干脆,倒是也有去问元大哥的,元大哥当然也不会回答。

然后大家继续紧锣密鼓的盖屋。

但这会儿,村里有种了棉花的,就该收棉花了,收完了棉花,就得收豆子,起码得忙活半个来月。

村里人少了,请来的帮工立刻就顶上了,都是熟练工,一点也没耽误进度。

唐家买回来的地里,就有十来亩棉花,也有几亩豆子,唐青山和林娘子,都不是心疼钱的人,提前就说了,今年要请人,到时候自家人就跟着照应照应就成,村里有的是地少人丁多的。

一家人忙的不可开交,连四哥哥都天天忙着编草垫子,连双胞胎都承担了往地头送饭的重任。

好在饭就从盖屋的地方拿就行,不用在家做。

所以闲着的只有二哥哥和心宝。

但二哥哥早已经习惯了当咸鱼,虽然他现在身体好多了,但他深知,他的天赋点没点在种地上,所以心态放的很稳。

团子则不。

她觉得大哥和三哥还都是宝宝,全都需要她的关爱。

所以她超级积极的学功夫和学认字,争取每天都能早下课,好去地里看看哥哥,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只有早上照例起的晚。

二哥哥一边看着书,一边还问雁沈绝:“心宝起的晚,这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