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拿中药花了十几块钱,钱可真不经花。

走到供销社,姜美心准备割二斤肉。

姜招娣忙说:“姑,买半斤您自己吃,这个天买多了会坏的。”

姜美心扶额,原生彪悍的可以,连吃肉都吃独食。

她说:“你没听医生说吗,要补充营养,家里六口人,半斤够谁吃的?”

好在七十年代物价够便宜,两斤五花肉才一块四,对比十五块钱的药钱,可见人真的生不起病,还是得吃好点。

以前秦墨生寄回家的全国粮油票,农村用不上也舍不得用,和老秦家分家的时候,都被姜美心要过来了。

她拿着钱、票去买肉。

七十年代缺油水,都喜欢肥肉,排骨便宜,买的人少,要了三斤小排,一根大排,和二斤五花肉一起,才两块钱,姜美心觉得好便宜。

姜招娣看得心惊肉跳,姑这是要吃散伙饭吗,不不,姑说过不再嫁人了,一家人好好过日子的。

“怎么,我买肉你不高兴吗?”

姜招娣头摇得拨浪鼓。

“拿着吧。”

姜美心把买好的肉和排骨给她拿着,又去蔬菜摊买萝卜。

她拿起一根白萝卜,这萝卜好,和肉一起红烧、和排骨一起炖汤,都是顶顶好的配菜。

还便宜,才三分钱一斤,和白送有什么区别。

姜招娣看她姑要买农村到处都是的白菜萝卜,吓疯了,“姑,家里菜园子里多的是萝卜。”

哦,姜美心差点忘记,七十年代农村有自留地,蔬菜都是自己种的,纯天然无污染,应该比后世的口感更好。

“干辣椒有吗?”

“有,向东去年晒过,还有。”

“米缸里还有多少米?”

“大米没有了,还有小米和红薯。”

“白面呢?”

“有玉米面。”

姜美心穿过来之前是南方人,要吃大米,而且她吃惯了细粮,转头去买了十斤大米、十斤挂面、十斤面粉,加起来花了五块钱。

心算了一下,半个月的安胎药十五块,肉菜米面一起七块,一下子花掉了二十二,物价虽然便宜,但现在不给做生意、农村还是大集体,秦墨生死了没有进项,还得想法子找点进项。

县城有班车坐到村口,五分钱一个人,十几里路,当然是坐车回家了。

姜招娣实在不敢让她姑再乱花钱,说:“粮站有村里送粮食的拖拉机,我们搭拖拉机回去吧,不要钱。”

那也行吧,三十斤重的粮食,姜美心居然没扛得起来。

反而是瘦瘦弱弱姜招娣抢着背到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