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把责任推了出去,二皇子一系的人心照不宣,连忙出来应和。大家都不在场,看不清情况到底如何,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们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心里觉得二皇子有错,侍卫也有错,按理说二皇子的过错大些,只是真出了事,丢了国家颜面,皇帝追究,大家不可能嚷嚷着让皇帝老儿追究自己的儿子呀,只能把锅往下面的人头上扣。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站在二皇子一边,有消息灵通的人正在观望,听说皇帝当初亲自召见过戚司两回,还把他放到太子东宫里,明显想将他给太子用,而太子似乎也很重视他。

这次就看太子表不表态。

投石问路,探探深浅。

百官们各怀心思。

太子扫视众官一圈,看了一眼张聪。

张聪得到暗示,举着牙牌走出来道:“陛下,事发突然,谁也难以预料那北戎五皇子竟然敢拔刀,此事不能怪任何人。那北戎人有备而来,不管如何都要大做文章,不宜追究二皇子等人啊。”

左丞相的脸色稍稍变好。

张聪很聪明,他知道当着朝堂的面非要争论二皇子和戚司到底谁对谁错,根本毫无结果,还会惹怒皇帝陛下,干脆直接求情。

他这样一说,二皇子一系的人也连忙出来道张大人说得对。

百官同心同力求情,皇帝依旧生气,却没谈责罚的事。

官员们又开始讨论起该如何和北戎谈判,正在慷慨激昂时,又有人来报,戚司一枪把特木扎挑下马。众官呆住,连皇帝陛下和太子也愣了一下,连忙问道:“真的?”

那人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百官脸色渐渐变好,皇帝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真是放肆。”

说着放肆,却没有一点儿责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