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重生之蜕变 萝卜兔子 979 字 1个月前

男人们喝酒聊天吹牛,女人们话话家常琐事,孩子们吃完了都爬了下去到院子里玩儿。

高听泉生的是个女儿,叫高琪,小名叫琪琪,过了年比郑海洋大一岁,个子也比郑海洋高一些,三个小孩子凑在一起,只有才一岁多的韩一显得略小了一些。

琪琪是个性格外向的女孩子,大概是因为放养的缘故,倒带着些男孩子的洒脱,可能也因为镇海洋他们是客人,她便有了当主人的自觉,说话做事都有一种“大姐大”的味道,说得兴奋起来还会昂着下巴拍拍胸口。

她看韩一小,就把自己屋子里放的娃娃拿出来给他玩儿,递过去的时候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给完了才会略留恋不舍的偷偷看几眼,那模样看得郑海洋心里直乐,他想这女娃娃可真有意思。

琪琪还说:“我爸说我这几天都不用去幼儿园了,在家里陪你们玩儿,你们要玩儿什么就和我说,我带你们。”叉腰挺胸口抬下巴,完全一副校领导的样子。

郑海洋看着她,道:“你是不是因为不用去幼儿园了,所以很开心啊。”

琪琪心里的想法被人说破了,立刻瞪眼,“胡说,我才没有呢!”

郑海洋心里笑喷。

郑海洋也不知道其他人来了北京最先会干什么,反正他们来了北京之后,最先做的事情就是逛北京城,这几乎是当时他们两家人共同的心声。高听泉甚至还去借了个照相机买了胶卷,陪他们逛。

长城、故宫、天安门,每到一处地方一定要欢欢喜喜拍照片,一个人的,两个人的,抱着小孩儿的,不抱小孩儿的。

郑海洋每到了拍照时间,就深刻感受到自己又多出了一个“道具陪衬属性”,他妈程宝丽喜欢蹲着侧对着镜头,手里牵着他,还必须要郑海洋微笑着面对镜头,一定要大笑,抿嘴笑还不行,必须龇牙笑,笑得眼睛都眯起来最好。

韩一小宝宝比他惨多了,白天出来的时候陈灵灵戴了个发箍,在景点前为了给儿子拍出喜气洋洋的感觉,愣是给韩一戴上了自己的发箍,那发箍明黄色的,上面还有两朵大红花,韩一一脸无辜地顶着头上两朵大红花面对着镜头,看得郑海洋一口水差点喷了。

为了“亚运会”,天安门之前竖了好几个高高大大的“景物标志”,其中一个是个老大的花孔雀,还有一个是当时亚运会的“盼盼熊猫”,而且当时北京的外来人口很少很少,天安门就跟个大广场一样,只有熙熙攘攘的一些人在游玩,拍个照绝对不用担心会被人挡掉镜头。

他们在天安门最前方拍照,又在那只大孔雀和盼盼熊猫下面拍照,韩一和郑海洋单独合了好几张影,过程比较惨烈,郑海洋身前搂着韩一,两个孩子靠在一起面对着不远处的镜头,脑袋上齐齐顶着个发箍,这次郑海洋头上是两朵大红花,韩一脑袋上是程宝丽的三色条纹发箍,两人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大红色羊毛围巾。

郑海洋抽着嘴角面对着镜头,听到旁边高听泉问他女儿:“琪琪,两个弟弟这样好看么?”

琪琪昂着脖子,笑眯眯看着她爸,用力点头:“好看!”

郑海洋:“……”等照片洗出来了,他一定要第一时间销毁,这种黑历史,不留也罢。

在北京玩了三天,高听泉前前后后张罗,高家人都十分好客热情,就是周围的邻居看到了也会笑眯眯打招呼。

高爷爷高奶奶在巷子里开了个锅炉房提供热水,每天起大早忙活,髙听泉的媳妇是邮电局上班,工作稳定福利也不错,高家弟弟上高三,妹妹在上高一,平时都在上课,不上课的时间会去锅炉房帮帮忙,髙听泉没有固定工作,和现在的郑平韩治军一样,什么赚钱干什么,虽然工作不稳定,但好在收入还可以。

韩治军郑平这次来了北京就是想趁着亚运会赚一把,这方面刚好和髙听泉不谋而合,三个男人端点小酒在里屋里边聊天边喝,商量着该怎么赚钱。

郑海洋想听他们聊什么,自己跑进屋傻坐着好像有些莫名其妙,便架着韩一的胳膊把孩子一起带进去,假装带着韩一在里面玩儿,他们一进屋琪琪也跟着跑进来,和他们一起玩儿。

大人们在里屋,没有门,就是个布帘子隔着,郑海洋一边给韩一手里塞积木一边竖着耳朵偷听。

高听泉道:“现在亚运村那块儿,该建的都建了,毕竟九月就要用了,不过现在这情况,就是不好乱摆摊儿,你看城区都开始挂旗子了,要干净整洁,毕竟是皇城根儿下的大事儿,其他国家的人也要来的。”顿了顿,“还有现在像我像我们这样的人,都在想办法,不过这次不好办抓得紧。以前人多的地方你摆个摊儿卖东西,就能赚钱,现在可不行了,你把摊儿摆在工人体育馆门口试试?半分钟就给你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