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这既是对他自己的信心,也是对祝文钧和s市交响乐团的信心。

当然,事情的发展也绝对不会让他失望。从激烈愉悦的第一乐章,到第二乐章缓慢柔和的柔板,再过度到第三乐章如歌温缓的行板,直到最后一个乐章快速激昂的快板。

整首长达20分钟的《d大调》刚一结束,戚暮微微喘着气、让自己从那样激烈的乐曲中缓过神来,但是还没等他彻底放松下来,便听到一道磁性低哑的男声从台下响起——

“bravo!”

接着,是从整个音乐厅四周汇聚过来的热烈掌声,几乎要将天花板掀开。

也有听众诧异地看向那个喊出声的男人,他们惊讶的不仅仅是一向沉默内敛的闵琛怎么会突然这么高调地支持一个新人,更为关键的是——

这个新人所演奏的曲目,正是闵琛自己的《d大调》!

演奏一首乐曲、能够获得作曲者的一声“bravo”,这对于任何一个音乐家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

于是,场中注意到闵琛存在的人都不由更为郑重地看向舞台上的青年,想要看看他到底是什么人物,能够得到闵琛这样高程度的赞美与欣赏。

而戚暮则全然没有在意这些观众认真起来的目光,他转首看向祝文钧,两人相视点头。接着,祝文钧抬起自己的指挥棒,来自长笛组的乐声便悠悠响起。

对于很多华夏人而言,远的来说,他们或许没有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没有听过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放近一些的,没有听过闵琛的任何一首曲子,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