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国色 梦溪石 953 字 1个月前

张老爹是个文盲,不想取名字也不会取,反正穷人家也没那么多讲究,就阿孟阿仲地这么喊着。

反正这个时代的女子,基本上外人都不会直接称呼名字的,要么就在她的姓氏前面加上排行来辨别,要么就直接称为某某氏,譬如说鼎鼎有名的孟姜女,姜是她的本姓,而孟是表示她在娘家是长女。

但等到张氏有幸找到刘家这门好亲事,据说夫家还是向乡颇有名望的刘家,祖上可是当过文化人的,于是在张氏的强烈要求下,张父这才给四个女儿分别起了名字。

不过这名字也是随便取的,他又不识字,当时随便指了一样东西就直接命名了。张氏运气好,被老爹指到天上的白云,所以闺名就叫阿云,她底下三个妹妹就倒霉了一点,分别叫韭、树、叶。

这次来的就是三妹妹张氏阿树,还有小妹妹张氏阿叶,小妹张氏阿叶已经嫁为人妇,夫家姓赵,于是旁人多称赵张氏。

论姿色,四姐妹中,要属三妹妹张氏阿树生得最好,即便她已经嫁过人,又守了寡,可脸色依旧白皙滑嫩,浑然不似贫家出身的女儿,眉宇之间多了几许忧愁,看上去越发楚楚动人。

要不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呢,相比之下,张氏的小妹赵张氏就大为逊色了,她的下巴稍尖,颧骨略高,又因作妇人打扮,将头发都往后面挽,就显得有点尖酸刻薄,别说比不上新寡的三姊,就连张氏也比她强上几分。

二人自打下了车,便张大眼睛打量着自己看到的一切,脸上不掩震撼与艳羡,直到被婢仆迎入主屋,见到张氏和张母,这种心情还没有缓解过来。

张氏跟三妹感情不错,唯独最不喜欢这个小妹,想当初她回娘家时,但凡这个小妹在的时候,总要不阴不阳刺上几句,好似自己过得不好,她便痛快了似的。

赵张氏见张氏的脸色不太好看,忙笑着主动解释道:“三姊没来过阳翟,人事不熟,我怕她一路无聊,就陪着来了,阿姊当不会生气的罢?”

她没来过阳翟,你就来过不成?

张氏心里吐槽,顾忌母亲在旁边,也不好口出恶言,只当不与她计较。

赵张氏惯是会顺杆子爬的,张氏派的人到张家接人时,小妹赵张氏正好也在,听说大姐要把三姐接去阳翟享福,当时就红了眼,与老父三姐歪缠了一番,连使人回夫家去报信也省了,直接就跟到这里来,打定主意怎么也要在这里住下一段时间,好好享受一番郡守府的荣华富贵。

一到了郡守府才知道自己所料不错,这里光是一个屋子,都比原来自己家宽敞数倍,更不必提那些华美衣裳,美味佳肴,样样直令赵张氏看直了眼,直恨自己当初晚生了几年,否则这郡守的正室之位,可不就是轮到自己来坐了?

张氏的妹妹到来的消息,刘桢她们是知晓的,也去问了安,不过也仅止于此了,连刘婉刘妆都对这两位亲从母,尤其是赵张氏生不出亲近之心,刘桢更不会眼巴巴地凑上前去。

因为初来乍到,又不是在自己的地盘,张氏的两位妹妹自然也不敢放肆到哪里去,即便是赵张氏,也收敛了性子,小心翼翼地模仿着大姐的一言一行,生怕被人低瞧了去。

时间飞逝,很快就到了宴会之日。

这场宴会邀请了不少阳翟的大家女眷,其中十有八、九都是目前在刘远手底下干活的,或者是他想要拉拢的——这还是张氏之前特地请姜主事调查过的,可见她为了这场宴会,确实是下了不少心思的。

郡守家的小君办宴,但凡脑筋正常的人,肯定是要给面子的,虽然刘远现在并没有大开杀戒,自从来到颍川郡之后,所作所为也当得上仁厚二字,但谁也不会这位新任郡守就真是什么无害的小白兔了,乱世之中,人命本贱,阳翟无论贫穷富贵,所有人的性命可都攥在他手里呢,这个面子不给不行啊!

实际上,自打刘远得了颍川郡,大家都是战战兢兢,行宴取乐的事情也大大减少了,就怕一不小心就被捉去当典型咔嚓掉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可以聚在一起玩耍,大家自然也都打起精神,一面暗暗嘲笑刘家暴发户不知道会闹出什么笑话,一面又暗暗期待雀跃。

于是到了宴会举办这一日,郡守府车水马龙,宾客盈门,街道堵塞,一时竟呈现出多日未有的繁华景象。

刘桢同样期待这场宴会,因为这次姬家也在邀请之列。

以往姬家常常都是郡守府的座上宾,如今虽然郡守府换了新主人,但如果她与姬辞的婚事能够顺利,而她老爹的位置也能坐稳的话,姬家与郡守府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