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柯翰林的声音,不合时宜的响起。

陆明翻个白眼,回头朝柯翰林比了个中指,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了。

怎么跟瘟神一样,哪里都有他呢。

柯翰林看着远去的陆明,眼神有些复杂难懂。

出了贡院,看到林涵,陆明就开心的飞扑过去了。

欢快的叫了一大桌子菜,吃的那叫一个狼吐虎咽。

开玩笑,三天的干粮清水,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活活要把人逼疯呀。

每天带着自家媳妇儿,到处游玩的陆明,自然是不知道,他的卷子在贡院里,掀起轩然大波。

考生的考卷,都是封住姓名的,但是对于阅卷的评审,想知道考生是谁,也不无办法。

柯翰林和陆明的卷子,让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学究,吵的面红耳赤,争执不下。

两位主审,分别对二人的卷子,有不同的评价,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陆明的策论观点新颖,角度标新立异,一针见血的指出税改的必要性,还有可行性方案。

但是柯翰林策论却是稳重派的,老成持重。

而且主考之一,就是柯翰林父亲当年的同窗,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几日后发榜,叫一个人山人海。

“艾!你看,解元竟然是他!”

第57章 意外的解元

放榜的第一天,驿站里就人声鼎沸,大多数书生都挤着去看榜了。

剩下的都紧张的等待在驿站大堂,毕竟三年一届的乡试,如果这次不成,恐怕就要再等三年。

昨夜春鸾账暖,陆明一大早起来那叫一个神清气爽,走路脚上都带风,和林涵围坐在靠窗的座位吃包子。

夹起一个胖乎乎的肉包子,送到自家媳妇碗里, 贼兮兮的一笑:“媳妇儿,你辛苦了,多吃点嘿嘿。”

林涵耳根发热,不自在的换了个坐姿,羞恼的抬手打了陆明一筷子。

“聒噪!”

就在这时,一个外地的书生,从外面冲进大堂来,走到门槛险些被绊了一跤。

一进门的嚷嚷着:“唉!你们知道吗?今年本地乡试的解元是枫叶镇的。”

众书生一片哗然,纷纷围上前去,七嘴八舌的询问。

“谁呀!谁呀!解元可是好多年没出过枫叶镇的了。”

“还能有谁,肯定是柯公子,人品,家世,才学样样出众,当之无愧的榜首。”

就在这时,柯翰林也带着仆人,缓缓走入大堂。

脸上虽然挂着和煦的微笑,但却毫不掩饰的得意。

有心攀关系的,都围在一旁阿谀奉承。

就在这时候,刚才跑进来的小哥,灌了口茶,结结巴巴的说道:“第......第一名,是一个叫陆明的,听说策论写的极好,已经被主考转呈皇上了,第二名是柯公子,今天乡试前两名,都是枫叶镇的。”

整个大堂,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