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二更

第64章

“你不想听便不听吧!”倪佚也不勉强他。

刘越花了个把月时间将一家人都接进了柱国公府。

一家人安排在苍梧院偏院中居住。

刘安雄身手大不如前,但胆识过人又有经验,倪佚将国公府的院丁交由他训练。

刘母有管理中馈的经验,苍梧院杂事就由她管理。

而落下残疾的刘迅学识不俗,倪佚让他留在后院教府内的姑娘们读书识理。

至于刘邕和刘越两人,身手不凡又性子忠义,是倪佚给倪嘉诺培养的左膀右臂。

二人一早便知,所以才跪下请求世子爷责罚。

毕竟这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子。

“祖父,渭南侯夫人今日找到书院来了。”

边给倪佚揉着青肿的胳膊,倪嘉诺边轻声将今日发生的事讲述了一遍。

早有倪佚交代的书院并未让渭南侯夫人进门,只是先禀告给了倪嘉诺处理。

他也没出门去,让小厮们将柱国公府不便参与朝中大事的回复送出。

“你做得好!”倪佚笑。

五个月前,太子李建下令彻查疆西军饷一事。

兵部尚书范珑经查并无参与此案中,于十日后解除嫌疑,并转而成为李建的帮手处理此案。

疆西节度使罗汉明也在彻查中洗脱罪名,重回朝堂。

最后只有兵部主事渭南侯钱征被查到收贿坐实罪名后被投入了天牢。

朝廷上谁人不知此事范珑也在其中拿了好处,一个兵部主事怎会胆子大到克扣一郡之军饷。

李腾多方奔走,在朝堂上上蹿下跳,明里暗里就是指责太子偏袒大臣,辜负了身上的期望。

可太子是摆明了要轻拿轻放,只让李腾拿出证据说话。

朝中大臣们眼见两人在朝堂之上你来我往,天平渐渐往李建这边倾斜。

比起念及君臣之情的李建,恨不得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的李腾当然就落了下风。

若是李腾真是明辨是非的忠义之辈也倒罢了,他摆明就想借此清洗朝廷内中立的朝臣,逐而抓住李建的小辫子而已。

他们这些手握重权的朝臣,有几个人手上是完完全全干净的。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大部分朝臣在国家社稷民生大事前有底线,可在小事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

佚深也深谙这些朝臣心里,对于李建的处理办法自是十二万分赞同。

李建一旦下定决心,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丝毫不拖泥带水。

而他一旦察觉到朝中风向,第二枚棋子就跟着抛出。

他只轻飘飘在朝廷上点出几位提反对意见朝臣身上污的点,立马就有眼色快的大臣当即参了这几人一本。

朝中没有笨蛋,太子点出的这几人大家一看就知是三皇子派的朝臣。

他们此时跳出来,既可向太子投诚,也顺便去除将来的对手。

排山倒海般的奏折飞上御案。

这由军饷案牵扯出来的案子一桩接一桩爆出。

素云郡这几个月到处都是抄家的队伍出现,大街小巷谈论的也是朝廷风向大改之事。

李腾当然不会坐视不理,连夜赶到别院告状去了。

而建成帝也如倪佚想的那样,不耐烦地摆手让李腾滚回素云郡。

李腾无功而返,只得在朝堂上与李建唇枪舌战,伺机寻找空档反扑。

朝中此时明明白白划分出了两派人马,将朝廷搅得狂风四起。

而渭南侯府钱征被关在牢中倒成了无人搭理。

钱家早在五个月前就派人送了帖子来柱国公府拜见,后来被倪博鑫大病未愈不不见客给推脱。

倪家的态度应该很明显才是。

没想到几个月后他们又转了回来,怕是到处碰壁后转而再次想起了他们。

“别让雯清知晓此事!其他的勿管。”

“诺儿知晓了。”

“那去吃饭吧,别让他们等太久了。”

缓缓扶着倪佚起身,倪嘉诺瞥到桌上一个歪歪扭扭的水壶,猛地想起自己那个还在“染病”的父亲。

“祖父,父亲他……”

“你父亲啊!”

提起这位长子,倪佚也也同样看向了桌上的水壶。

那是倪博鑫昨天送来的,一个坑坑洼洼的细瓷茶壶,是这位生病了半年还没好的柱国公亲手所做。

本是特殊原因装病在家躲清闲。

没成想这位倒是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瓷器。

为此还专门在松柏院后院里建了个窑炉,请了瓷器大师来亲自教导。

这小半年就沉迷在了制作瓷器之上,连倪佚也鲜少见到他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