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镇揉了揉她的脸颊,“傻眼了吧?多用用你的脑袋瓜子,它可不是让你胡思乱想的。”

林若秋白他一眼,暂且不管楚镇这种近乎调笑的态度,而是尝试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谢婉玉挖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给她跳,她自然不能就这么钻进坑里,岂非承认自己技不如人?

就算她这会子去吩咐那些绣娘停下手头工作,先顾着冬衣要紧,可舆论已经铸成,众人只会觉得她无能又胆小,连做坏事的气魄都没有,愈发看不起她。

既然不能从内部解决,那就只好引入外援,林若秋灵机一动,“宫里的织娘都是有数的,她们既顾不上来,陛下何不从外头多找些人?”

楚镇赞赏地望她一眼,示意她说下去。

有了大致方向,林若秋的思路渐渐顺畅,“做凤袍本就是个麻烦活,既得显出心意,又不能太和祖宗定制相悖,失了庄严气度,既要选人,陛下更得挑一波好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方可做到尽善尽美……”

林若秋的眼睛愈发亮起来,这实在不失为一个推广经济的机会,谁不想共襄盛举,立后更是难得一见的盛事。恐怕宫里招人的消息一出,外头必将热闹起来,尤其像苏杭这些以刺绣闻名的州府,哪怕最终无法入选,也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京城。且后头紧接着立后大典,正好一饱眼福,未免两头奔波,这些人必定会在京城滞留一段时日,如此必将推动城中生意,且又联结了京城与外部州郡,促使商贸繁荣,为国库带来更多出息。

况且,历来讲究男耕女织,纺织刺绣更多为女子谋生之能。此事一出,织娘们的地位将大大提高,亦能间接促使女子自力更生,改善男女地位间的不均等——经济权决定话语权嘛。

到了那时候,她的功绩不再来源于招财求子这些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切切实实刻在臣民心中,这才堪配为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

林若秋唠唠叨叨说完了一大串,连气都没喘一下,她从未觉得胸中这般激荡过,简直像有浪花一下一下打着,催促她迎难向前。

楚镇看她得意得快到天上去了,不得不提点一句,“说着容易做着难,别光顾着吹牛,等出了结果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