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衡入道之后,身边的人同样没有感觉任何异样,他们和往常一样,侍奉着顾衡做好了早课,然后就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去了。顾衡出家这几年,一直以来性子都是淡淡的,寻常也不喜欢叫人跟着伺候,身边这些人呢,对他的忠心其实也有限,他们真正忠心的其实还是上头那位,毕竟,当今圣上才能对他们生杀予夺,而顾衡呢,终究还是年幼。去年的时候,故太子的孝期过了之后,圣上就给顾衡的那个嫡亲的弟弟赐下了爵位,为平王,封号其实一般,但是却能承袭三代再降爵,而从那之后,故太子妃,如今的平王太妃,就再也没来过玄清观。

顾衡年纪不大,也没个长辈看顾,虽说看着如今圣上对他还算是看顾,但是那点子愧疚又能用几年呢,所以,这些人呢,对顾衡并无多少畏惧之心,甚至有一些,还觉得是顾衡耽误了他们的前程。

顾衡也懒得去想,这些人到底能不能用,他本来也不是喜欢依赖别人的人,玄清观这边,方圆十里都是玄清观的产业,除了这些道士之外,下面还有许多佃户呢,所以,这些道士不堪用,他还能去选别人。他的身份是桎梏,却也是一重保护,别的不说,他既然是承担着为社稷祈福的责任,那么,谁也不敢真的让他出什么事,要不然,岂不是说对方有危害社稷之心?

所以,在新君登基之前,顾衡的安全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等到新君登基之后,就算是对方有什么心思,顾衡也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了。

顾衡这边做过了早课,然后便回了自己的静室之中,决定好好规划一下。

在这种道法显世的世界,饿肚子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元气充沛能提升粮食的产量,还有,各地的土地,本身也担负着相应的职责,像是玄清观这边,也有一个土地庙,这里的佃户每年会在特定的节日祭祀土地,以保证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地里粮食丰收。所以,顾衡暂时没必要再去搞什么粮食改良,得做点别的事情,比如说,跟这里的土地先打好关系?

各地的土地城隍来源不一,不过大多都是那等积累了一定功德的魂魄,他们的功德并不足以让他们转生为天人,但是投胎嘛,也没那么多王侯将相人家给他们投胎,何况,很多人其实并不是非常乐意投胎就是了。投胎之后,说是自己,其实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

因此,若是有能够成神的机会,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的,如果能够积累足够的功德,那么品秩可以更进一步,或者选择转生为天人,不过,这个功德那真的是海了去了,所以,真正能够升级的土地城隍其实是少数。

像是玄清观附近的土地,勉强算得上是肥差了,这边原本就是皇庄,皇庄只需要对内帑负责,是不需要给国库缴纳什么赋税的,因此,这边就算是佃户,日子过得也不错,因此供奉土地也颇为大方。如今变成了玄清观的产业也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收成换个人收而已。佃户们对此并不是很上心,之前那些管事倒是想要糊弄顾衡,可惜的是,顾衡即便没有觉醒前尘,也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人。他那时候被下旨出家,若是当时没能震慑住那些管事,只怕之后真的是要被人欺负死了,所以,顾衡借着那一次的机会很是发作了一番,倒是叫下面人知道,别看这位年纪不大,但是心里头其实什么都明白。

不管是皇家,还是顾衡这个观主,对于下面那些佃户来说,都是贵人,一般情况下是接触不到的,而那个土地庙呢,顾衡却是见过几次,只是,顾衡可没进去看过,他一个道士,道观里面供奉的是三清道尊,至于寻常的神明,还没必要太过重视。

不过等到入道之后,顾衡就感知到了土地庙那边的神光。作为神明,自有自己的神域,不过,一个土地,神域自然不会太大,神光能够覆盖的地方也很小。

顾衡对于如今这个世界的情况并不够了解,他又接触不到其他的修行之人,因此,也只好去问一问那位土地了。

这边的土地神在看到顾衡的时候,整个神都不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点不舒服,整个人头昏脑涨的,就这么多了!

第156章

作为神明, 哪怕只是最低级的土地神,也是有着不少神通的。土地真要是论起真实的战斗力,那真的是很一般, 若是不借着自身的神域,被一个刚刚入道的人干掉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是有神域作为支撑,一些偏远的地方,土地被妖怪之类的干掉, 鸠占鹊巢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而神域, 是需要香火之力作为支撑的, 所以,香火繁盛的地方, 土地的实力会强一些, 而香火一般的地方, 土地的实力就比较差。像是一些偏僻的地方, 就属于那种恶性循环, 土地实力差,不能给百姓更好的收成,百姓就不会有多少香火, 土地实力得不到提升, 自然,更是不能庇护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