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全真教如今干脆就当做一个正统的武林门派经营,不再多掺和丹鼎宗的事情,朝廷颁布的《武经》终究只是基础,想要修行高深的武功,还得拜入那些门派才行。这也绝了那些小帮派的路子,这些小帮派自身的武功秘籍还未必比得上《武经》上的呢,所以,他们也很难利用武功来招收帮众。何况,以前的时候,底层的百姓商户并无保护自己的武力,所以不得不屈从与这些帮派,给他们上交保护费,如今,就算是随便一个在街头做小买卖的小贩,都有一身不能说差的武功,哪里是普通的帮众能欺负得了的。

所以,许多那等小帮派如今都已经混不下去了,也就是那些有着还算不错武功传承的武林世家和门派还能存在,只是也不能像是以前一样,忽视朝廷,朝廷如今除了六扇门管武林不法之事之外,有另外设了神武司,专门管着武林门派,若是不在神武司备案,那就是非法的宗派,要被神武司打上门来直接封禁。

丹鼎宗各个支脉又不能如全真教一样将自己当做武林门派,他们对于武功其实是比较鄙夷的,门内唯有护法道兵才会习练武功,作为门内弟子的护法。但是,他们培养道兵的成本,可比寻常武林门派教导武功高多了,丹鼎宗各个支脉的护法道兵对外声称是黄巾力士,除了需要修炼内功之外,还得修炼外功,因此,需要大量的药物进补,这成本可就高得厉害了,若是大规模收徒,谁也撑不住。这就让他们比较尴尬。

丹鼎宗之前与符箓三宗有些不睦,事到临头,还是得老老实实低头,毕竟,关系到自家道统传承,若是以后连靠谱的弟子都收不到,绝了传承,他们这一代人就算是道脉的罪人了。

因此,熬了几年之后,他们就不敢继续矜持下去了,只得传信给符箓三宗的宗主,表达了示弱之意,表示,大家虽说修行道路不同,最终却是殊途同归,何况算起来,大家拜的都是三清,一个祖师传下来的道统,那便是兄弟了,如今自家这边落魄,做兄弟的,还麻烦搭把手才是。

修行之人毕竟不能真的六根清净,真要是如此,王重阳也不至于林朝英死了还要争强斗胜,说什么“重阳一生,不若与人”了、丹鼎宗服软,符箓三宗自然心怀大畅,只是现在的问题就是,符箓三宗自个的修行道路还得靠着别人呢,更别说丹鼎宗那边该如何了。

道门各派之间其实交流很多,并无多少故步自封的意思,虽说真正的核心道法不会对对方讲述,不过,其他的大家并不会如何隐瞒,反而会互相交流作为参考。尤其是魏晋时候,流行清谈,佛门因为五胡之故,在中原愈发昌盛,一度压得道门喘不过气来,那时候,为了对抗佛门,道门的交流更加频繁,你瞧着那些天师传下来的各种道书,一个个写得玄之又玄,只看得云里雾里,像是黄裳哪怕是个半路出家的状元,也染上了这个毛病,《九阴真经》里的经文也用上了道门的各种隐语,搞得梅超风陈玄风两口子练得走火入魔,生生将一门玄门正宗的武功练成了邪功。可以说,《九阴真经》当年若是落在寻常人手里,只怕也是差不多的下场,唯有那等对道家经义有所了解的人,才能读懂其中的含义。可想而知,道门之间,其实互相对对方的加密手段都有所了解。无非就是多少而已。

符箓三宗当年无可奈何的时候,不是没研究过丹鼎派的道法,只是,最终也没研究出什么名堂,也只得作罢。

丹鼎宗呢,也是差不多,他们也研究过符箓三宗的符箓,可是,若是没有被点破关窍,他们也难以入门,何况,对他们来说,研究别家的道法也就是为了触类旁通,真的改换根基,那就是欺师灭祖了。

丹鼎宗亲自上门求教,甚至连同当年丹鼎宗几位老祖的手书也愿意拿出来给大家参详,最终符箓三宗这边商议了一番,只得表示,他们其实对于自家道法目前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主要还是有高人指点。

这话一说,丹鼎宗一方面觉得果然,另一方面,又觉得荒谬。

第148章

佛门有转世灵童之说, 道门也是相信宿慧的。如那位吕祖,大家都相信他就是有宿慧的人,前世也是天界大能, 因此才能年纪轻轻就变成人们口中纯阳仙人。丹鼎宗的南宗六祖也是差不多, 他们同样没几年就修炼到了其他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但是, 听到符箓三宗的人说顾衡短短数年, 就将符箓三宗的根本典籍融会贯通,凝结了符箓种子, 对于符箓的认知也极为深刻, 他们差点都要以为顾衡是符箓三宗的那位先祖转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