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康熙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真正召幸过嫔妃,乾清宫香料再多,也压不住药味……总之,消息灵通的人都坚信,康熙的日子不多了。

他给一个新生儿赐名,不过就是为了显露他还清醒健康而已。

又过了十几天,良妃没了,良妃其实很早就身体不好了,之前康熙训斥胤禩是辛者库贱妇所出的时候,良妃一度想要绝食,让自己这个拖累了儿子的存在就这么消失,但是,一向不怎么瞧得上她的宜妃却劝住了她。

一来,在宫里,自戗是大罪,二来,她要是死了,反而会让胤禩与康熙真正离心,最重要的是,她总不能连自个的孙子都没看见就这么死了吧。

良妃看着柔弱,性子里却还有些坚韧之处,因此,尽管日子难过,她还是撑了下来,算是跟同样苦熬的惠妃抱团取暖。

她的坚持是有价值的,郭络罗氏一如既往地没有怀孕,但是,胤禩府里一个格格给胤禩生下来一个儿子,康熙那时候好歹还有些慈父心肠,给这个来之不易的孙子取名弘旺,希望胤禩还能子孙兴旺。

有着这样的安慰,良妃就这么一直坚持了下来,希望康熙能够原谅胤禩,她好能见孙子一面。

胤禩的野心里头也有要给生母挣一个体面的缘故,偏偏最终他给良妃带来的大多数是煎熬。良妃如果一直没有孩子,哪怕位分一直低微,却也不会总是担惊受怕。至于因为胤禩升上来的位分,其实良妃也没享受多少,她一直住在惠妃这里,对于别的什么供给,她也不是很在意,她在宫里几乎跟隐形人差不多。

之前毙鹰的事情传到宫里,良妃几乎要绝望了,她早就想要劝胤禩算了,不要争了,以她对康熙的了解,他根本不可能被康熙视作继承人。可惜的是,良妃见不到胤禩,叫人传话又怕出岔子,只能忍着,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康熙都已经明确说跟胤禩的父子之情断绝了,那么,胤禩就是真的没有任何希望了,除非他直接兵变造反。

良妃这些年一直是强撑着,一次次的打击失望之下,良妃终于撑不住了。

良妃的死讯传到康熙那里,这位之前差点都要忘记良妃的存在了,如今想起来,却是想不到曾经的什么情谊,有的只有嫌恶。

康熙大方的时候很大方,刻薄的时候也很刻薄。敏妃当年只是个嫔,却能以妃礼下葬,良妃是有着正经宝册册封的妃,康熙却是只肯以庶妃之礼下葬,消息传出之后,胤禩就气急攻心,当场吐血,几乎晕过去。

庶妃几乎连庶母都算不上,放在寻常人家,就是贱妾。下面的皇子公主不用服孝,随便在皇陵找个偏僻的地方葬下也就行了。

老实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是个人都知道,胤禩早就没了半点机会,都是,这么多年来,胤禩身上不知道凝聚了多少人的利益,大家都有些输不起了。

因此,在胤禩开始准备破釜沉舟的时候,许多人都跟上了。

讷尔苏经历过的兵变次数是真的不少,因此,在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时候,他果断封闭了大门,命府里的侍卫严阵以待,将一些原本就是作为样品的大杀器也拿出来了。

富察氏搂着弘晹,紧张得背心都在冒汗,讷尔苏干脆叫了伺候的人过来讲笑话,逗鸟逗趣,弘晹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富察氏也轻松了一些。

而宫中,这会儿已经是乱成了一团,胤禩在宫门下钥之后,与守门的侍卫里应外合开了宫门,带着人长驱直入,康熙也算是反应迅速立马命人据守乾清宫,又立刻命人出宫传信勤王护驾。

胤禛第一时间接到了消息,当即行动了起来。

第105章

外面的骚乱持续了两天, 也有人听说平亲王府如何如何有钱,跑过来抢劫,最后都碰了个满头包。作为亲王, 府里头是有府兵编制的, 不过正常情况下, 这个编制都不会满,府兵数量太多, 花费的钱粮就多, 谁家王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就算是大部分的饷银都是朝廷在发, 但是,王府自己也不能没有半点表示,要不然, 这些府兵到底是听谁的?

因此,各家王府虽说有编制,除非是有些什么心思,否则的话,哪怕是为了不被忌讳, 府里的府兵都不会满, 像是平亲王府这样的旗主,就是从旗里挑选合适的人做府兵。像是平亲王府, 财政状况非常健康, 对下面的人也大方,所以, 愿意到平亲王府当差的旗人能从南门排到北门。也有那等如今已经开始落魄的王府,偏偏为了体面,还有保持一定的威慑力, 府兵就得保持在一定的数量,相对来说,待遇就要差一些。比如说安郡王府就是典型,原本岳乐在的时候,安亲王府那叫一个蒸蒸日上,当年跑马圈地的时候就得了不少实惠,等到岳乐死了,康熙是个小心眼的,惦记着当年顺治居然觉得国赖长君,想要将皇位给岳乐这个堂兄做,哪怕这事最终没成,康熙也记恨上了,因此,找了个罪名将安亲王府变成了安郡王府。亲王与郡王相比,规制就有很大的区别,一部分的产业也被直接收缴了去,偏偏安郡王府人口多,至今也没分家,又要保持排场脸面,还交游广阔,自然花销很大,以至于如今虽说不至于寅吃卯粮,却也是捉襟见肘,自然府里养着的那些人,能保持正常的待遇,已经算是安郡王府有良心了,自然不可能保持满编制,如此还能落下点钱财,不至于自家还得搭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