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点了点头,这也是旗人面临的问题,旗人如今被朝廷养着,绝大多数都没有什么上进的动力,他们宁可一直混吃等死,也没那么努力奋斗的心思。毕竟,奋斗了不一定有结果,而且还很辛苦,既然如此,还不如做咸鱼呢!

旗人中的权贵很多时候也有这样的倾向,因为他们的家世,还有其他方面的缘故,他们很容易就能占据高位,得到更好的机会,别的不说,科举上头,满人跟汉人就不是同样的评价标准。衙门里头的笔帖式,汉人几乎是没什么机会的,考这个职位的一般就是落魄的旗人还有就是包衣,这个考试难度不高,虽说也有晋升方面的瓶颈,但是,你就算是考科举,也是一样有瓶颈的。

总之,在大清,作为特权阶级,旗人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但是这些优势并没有让这些旗人变得更好,反而更加糟糕了。

像是朝堂上头,旗人出身的官员也更难缠一些。别说什么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都是忽悠老实人的。同罪是同罪,但是却不会同罚。像是以前的时候,贵族犯罪,那是可以用钱和爵位抵罪的,你叫下面的小民拿得出来吗?如今的旗人,就是贵族,他们犯法,管着他们的不是官府,而是步兵统领衙门,不管是什么罪,到了他们那里,都得减等,放在汉人身上是死罪,放在他们身上,一般就是削官去职,严重一点那就是流放,当然,也有被削了旗籍,贬为包衣甚至是打入辛者库的。

像是胤禩的生母卫氏,真要说起来,她原本也该是贵女,算起来,跟爱新觉罗家还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可惜的是,她祖上就犯了罪,被削了旗籍,打入了辛者库,沦为奴婢,论起地位,甚至不如包衣。她这一支犯的还不是普通的罪,而是谋逆造反,是不赦之罪,所以,就算是想要平反都不可能。

旗人身上天然就有保命符,所以,哪怕是同样的品级,他们就是高人一等,就是少有忌惮。在这样的情况下,旗人的素质其实一直是在下降之中,而如今朝堂上头,身居高位的汉人也开始变多了起来。毕竟,论起为官牧民,还是汉人更拿手一些,他们很多时候,相对来说,吃相也更好看一点。

清朝发展到后来就是这样,旗人愈发腐化堕落,到最后,旗人自个都快对自家失去了信心,反而是一帮汉臣在勉励维持,拼命做着裱糊匠,这也算得上是稀奇了。

胤禛一番发散思维,脸色有些发黑,身上冷气乱冒,弄得讷尔苏莫名其妙,这位居然这么情绪化的吗?上辈子的时候,他遇到的那些君臣,一个个都颇有城府,虽说不至于喜怒不形于色,但是也不至于情绪这般明显。

不过,讷尔苏显然没有劝告的意思,这不符合他的人设,因此,他只是在那里说着教育孩子的事情,别的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第81章

胤禛明白康熙的心思, 就算是觉得讷尔苏纯良得像是有些缺心眼,但是,像是讷尔苏这样的人, 最好不要跟外面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扯上关系, 他就算是有些理想主义, 但是这也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因此,胤禛尽管心里头想了一大堆有的没的,但是却一点也没有跟讷尔苏说, 而是老老实实了解弘晖的学习进度,询问讷尔苏下一步的打算。

讷尔苏这辈子暂时没搞什么高产作物, 许多作物都已经引进中原了, 民间番薯什么的种得也比较多, 想要改良作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何况,康熙真不是什么能够放权的人, 他可不会相信宫里的西学的书里头会有教人种地的学问。康熙对于西洋还是很了解的,那边真要论起种地的水平,还不一定比得上大清呢。西洋那边一方面人口不算多, 所以, 就算是种地粗放一些也没事。

讷尔苏干脆将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东西这几年陆陆续续拿了出来, 什么火柴, 肥皂, 玻璃, 水泥,香水之类的,成本低,需要的人多, 旗人里头大概除了少部分实在是过不下去的,估计是不会掺和的,所以,这些可以让底层的许多汉人多一条活路,哪怕赚得少一些呢,总比没有强。

讷尔苏没打算将这些变成奢侈品,他只不过是跟康熙算了一笔账,像是后世,真正赚钱比较多的企业还是搞快速消费品的,那些搞奢侈品的一年才卖多少,就算是利润很高,但是基数并不大,何况人家还要搞限量,多了就不值钱了,这么一算,每年的利润真未必比得上那些卖寻常日用品的。

所以,这些东西既然本身成本不高,产量又很容易提上去,那么,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当做是日用品卖呢?那样的话,寻常人家都能隔一段时间买一点,销量是比较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