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秀才的功名之后,贾赦自然是满足了张家的条件,可以娶张氏女了!因此,贾家一家人才回了京,就大张旗鼓地去张家提亲了。

张家那边,当日用贾家做了挡箭牌,将圣上的提议给挡了回去,就算是家里对找贾家做亲家有些微词,但是跟做太子妃相比,还是做个荣国公世子夫人更安全一些。因此,他们早就想好了,就算是贾赦考不上,或者哪怕就是一个童生呢,这个亲其实最终也是要结的,要不然,那真的是得罪了皇家也得罪了贾家,张家再如何,也不愿意闹到这个田地。这几年张家那边也开始调整对张氏的教育。张氏之前就是受的做嫡长媳,做宗妇的教育,但是针对的是书香人家,而如今呢,就开始向着勋贵人家看齐,另外,张氏的嫁妆也得做出一定的调整。

张氏自己也得转变心态,婚事既然已经定下了,那么,以前的时候要想着回头跟丈夫红袖添香夜读书,赌书消得泼茶香之类的,如今,就得向贾赦的喜好靠拢,如今也在家里学着赏鉴金石古玩,渐渐也有了几分乐趣。而贾赦考上秀才的消息传过来,张氏也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贾家的表态,对她这个未过门媳妇的重视,因此,贾家这边才找了官媒上门提亲,张家稍微矜持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

在这个时代,贾赦跟张氏都算是大龄青年了,因此,婚事的流程走得特别快,就等着选个良辰吉日,张氏就正式过门!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写完居然忘发了,开了电脑才看见!一会儿还有一更!

第49章

老实说, 当日听说张家跟贾家结亲,就让一干小伙伴都吃了一惊,毕竟, 张家真要是算起来, 比起当年的顾家其实还要煊赫一些,张家运道好,前朝的时候,张家那一代正好因为得罪了权臣,被削职回乡, 算是躲过了改朝换代那一阵, 因此,顾家算是降臣,张家却是没有这样的名头。张家在前朝的时候, 就出过十几个进士,近百个举人, 本朝开国之后,张家虽说不是第一批响应科举的, 却也没晚多少,因此,张家在本朝无论是名声还是其他,都很拿得出手。

张家这样的人家, 就算是战乱的时候都没有跟武将结过亲, 如今这一代唯一的嫡女居然许给了贾家, 很多人都怀疑贾家从中使了什么手段, 尤其是贾家这边提亲之后,圣上还亲自赐婚,更是让人疑心是贾家找了圣上, 圣上亲自施压,张家不得不从。

张家那边显然不希望有这样的流言传出去,因此很快就辟谣表示这还是老荣国公在世的时候跟张家定下的亲事,老荣国公虽说过世了,但是张家不是什么言而无信的人家,所以,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只相信自个看到的事实,而不会听别人的辩解。

而贾家这边,算是占了个大便宜,叫许多人跟着羡慕嫉妒恨。

贾家一家子并不是什么人都为贾赦高兴的。史氏之前的时候,因为身体虚弱,原本还打算留在金陵再修养一阵子,毕竟从金陵回来,也得舟车劳顿,并不适合休养,但是,徐老夫人不过是说了既然她不回去,那么,荣国府的事务她先管一阵子,回头贾赦成了亲,就让贾赦的媳妇管着。

史氏一听,顿时就不乐意了!史氏是个喜欢弄权的,她希望能够在贾家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因此,在守孝期间,她不止一次诅咒徐老夫人也跟着去了。偏偏徐老夫人虽说看着身体不好,但是却一直撑了下来,尤其贾赦考上了秀才之后,人逢喜事精神爽,徐老夫人简直像是年轻了好几岁一般,这让史氏生出了十二分的警惕。

史氏管家多年,从公中可是捞了不少钱,徐老夫人或许会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但是回头交到儿媳妇手上,万一儿媳妇跟贾赦说了什么有的没的,那么,贾赦这个不孝子说不定就要借此机会给自己一个难堪!因此,哪怕身体一直有些不适,史氏依旧强撑着回京,还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在她彻底抹平账目之前,管家权是不能交到儿媳妇手上的。

贾赦能够娶张氏为妻,史氏心里头也有些疙瘩,贾赦如今在府里头就已经立足稳当了,再有个强势的岳家,贾赦的地位便再也不可动摇。这对史氏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这就意味着,史氏很难再对贾赦有更深的影响,因为比起自己这个偏心的母亲,贾赦天然会倾向于祖母还有岳家。

只是,贾赦的婚事,史氏从头到尾都没能掺和,当日张家说了让贾赦考秀才才能娶张氏女,史氏还泼了几盆冷水,差点没被徐老夫人抄起拐棍打了出去。史氏原本以为自己可以看这个长子的笑话,哪知道,贾赦起码还考中了秀才,贾政这个一直表现得非常用功有才的,居然连童生都没考上,这让史氏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