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样的功劳,圣上表示,顾衡一个侯爵的位置稳了,如果他能够在正式成婚之前,就对甘薯进行了再次的改良,那么,他这个侯爵的含金量比那些开国的侯爷只高不低,将来起码能袭三代始降,甚至,若是顾衡能够彻底解决饥馁问题,那么,他的爵位甚至能够如同衍圣公一般,世袭罔替,即便是改朝换代也不受影响!

圣上这话一说,即便是几个阁臣也有些酸溜溜的,开国那些勋贵,好歹都是脑袋提在裤腰带上才得了这样的富贵,轮到顾衡,封爵对他来说简直跟吃饭喝水一样容易。不过想想人家做出来的事情,这些人就算是心里不平,但是琢磨着也唯有封爵,才能抵得上人家的功劳了!也亏得这一位对于朝堂上的权势没什么兴趣,要不然的话,他只怕不满三十就能入阁,这让他们这些阁臣都觉得自己的一辈子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吃过午饭,圣上带着人先走了,朝堂上事情还多得很,早上早朝没有上,但是事情还得继续做,倒是太子留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一直在忙着看各个招聘网站,投简历和面试,今天接到了一个录用通知,八月份就要继续上班!总算是松了口气,在家待着总是压力山大!明天开始,将最近欠的字数补上,已经欠了近一万八,分三天还完吧!

第37章

“你这真是要么不做, 要么就是做大事啊!”太子饶有兴致地用一个火钳拨弄着火盆里头的一个红薯, 这红薯已经熟了大半, 散发出了有些诱人的甜香。

顾衡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也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大动静,这玩意还有着很大改良的空间,我原本觉得应该再等几年的!”

太子摇了摇头,忽然说道:“你常年待在皇庄上, 许多事情却是不知道!”说着,太子将这些年各个地方报灾的折子粗略说了一遍, 叹道:“中原这么大,每年都有各种灾害!有的其实不需要朝廷赈灾,只需要减免一定的赋税, 但是, 若是这些天灾的范围大了, 那么, 朝廷就要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

太子无奈地说道:“这几年气候有些反常,冬天来得早了一些,但是雨水却是有些不足,别说是中原了,其实北方那边,已经有了一些问题!雨水不足,水草不够丰美,冬天又很冷,一场暴风雪,就会导致大量的牲畜冻死, 而为了跟中原交易羊毛,如今北戎养了不少羊,在换季之前要剃掉羊毛,自然这些被剃了羊毛的羊就很难度过寒冷的冬天,那些部族损失也很大!若是气候一直不好的话,只怕北戎那边也会有些异动了!”

顾衡顿时有些哑然,若是朝廷愿意用大量的粮食跟北戎交换羊毛,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朝廷自个也得确保足够的粮食储备,因此,大家其实都缺粮。

顾衡对于这种事情,也没太多办法,这种气候,的确是小冰河时代的征兆,这的确是个麻烦事,不过,要说北戎那边过不下去,其实也只是夸大其词,冻死的羊又不是病死的,照样能吃,无非就是损失有点大而已。若是他们不想有这样的损失,不如在冬季来临之前,就将羊直接在欈市卖了,中原这边,再多的羊也是消耗得掉的!

只是,真要是因为小冰河时期造成了普遍的饥荒,那个时候,担心就不是北戎,而是自个的百姓了。尤其关中开发多年下来,土地愈发不如从前肥沃,风沙也比较大,除了少部分地区,很多地方都很缺水,要是再来点饥荒什么的,京畿附近就是首当其冲。

实际上,□□开国那会儿,其实是有人建议定都金陵的,就是因为关中这边看似不错,实际上早就面临不少问题了。比如说,干旱,风沙,还有就是缺粮。

也就是如今漕运发达,大量的粮食能够从江南运到通州,才算是稳定了京畿附近的粮价。

不过漕运这种运输方式,也有着相应的缺陷,这里头牵扯到的利益太大,那些漕丁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而且年年都得疏通河道,这里头花费的钱财是个很大的数字不说,还有大部分被各级官员和漕帮的中上层给漂没了。

植树造林什么的,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想要在关中乃至西北大量植树造林,不光是朝廷的事情,草原那边也得配合,要不然的话,根本干不成!别的不说,朝廷要是在北边大量种植树木,这对草原来说,就代表着一个信号,那就是这种树林为的是防范他们南下。他们可不会想到什么预防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继续荒漠化,只会满怀戒备。

因此,在跟北戎那边达成一致之前,植树造林这种事情,也只好在关中推广,不要太靠近北边草原,要不然说不定就要引发草原那边的反弹。